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福建霞浦压水堆1、2号机组、山东海阳三期工程、广东台山二期工程、广西防城港三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这是自2022年以来,我国连续第四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保持了常态化审批节奏。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此次新核准机组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澎湃新闻从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了解到,上海核电产业充分发挥产业链集聚优势,在新获批的10台机组前期项目招标中,已承接各类合同金额超500亿元。
上海拥有国内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核电产业链,涵盖近200家核能相关企业。上述订单情况,是当前核电产业新一轮发展黄金期高景气度的缩影。
大型核电站从规划到建成是个漫长的过程,仅正式开工后的建设周期就长达60个月左右。据澎湃新闻了解,一般情况下,核电项目在得到国家能源局允许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后就可以启动长周期设备的招标工作。
据上海市核电办公室统计,上海核电企业全面参与此次新核准项目的建设:研发设计和工程总承包方面,上海核工院承担海阳三期2台核电机组的工程总承包任务,机组采用其自主研发设计的三代CAP1000技术;华能核能院发挥平台支撑作用,为霞浦一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设备成套供货方面,上海持续巩固核电装备制造优势地位,国核自仪承接2台CAP1000全厂仪控设备供货合同,中广核数科承接DCS国产化及核安保系统建设业务,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成功中标核主泵、堆内构件、蒸发器、压力容器等各类核岛主设备19台(套,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中标2台(套常规岛TG包,上海自仪获得各类核电仪器仪表订单2000余台(套,阿波罗机械获得核电用泵设备订单52台,凯泉泵业获得各类核二三级泵设备订单50余台,上海森永获得各类核岛容器订单42台(套,昱章电气获得核级电气仪控设备订单92台(套。
核电产业曾处于低谷期数年之久。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决定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同时,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切实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绝对安全,实施了多项核安全改进提升行动。
此后八年间,国内核电审批长时间处于低谷:2012年,仅田湾核电二期工程获得核准。2015年,沿海核电项目重启,年内8台新机组获批。但在电力供大于求等背景下,2016年-2018年,核电审批再次陷入停滞。直至2019年,核电解冻,发展节奏逐渐拉回到正常轨道。多家核电企业负责人曾向澎湃新闻介绍,在行业休整期,设备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企业面临项目少、订单量不稳定、人员流失等现实问题,但大部分企业选择在困顿中维持核电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继续推进设备国产化,靠其他常规业务收入来保全亏损的核电业务并不罕见。
直至近年来国内核电审批重回正轨,产业链进入订单高峰期。多家厂商向澎湃新闻称,在手订单已排到几年之后。
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兜牢核电安全保障网。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近日在行业论坛上强调,核电产业链供应链一定要有效运转质量保证体系。“核电大规模建设,设备制造首当其冲,首先承压。最近我们专门召开了设备制造经验反馈活动,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要以核电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无损检验每个环节的高质量,确保整个核电项目的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