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券商文化建设实践评估启动 发生重大声誉事件的从重扣分

pepsi 新闻 7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业内下发通知,正式启动2024年度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据悉,此次评估继续采用比例划分的方式确定各类别各级别公司比例及数量,评估得分总排名前14%的公司为A类,最多14家,其中A类AA级最多6家。

  需要注意的是,中证协强调了实践评估开展前后一段时期券商声誉事件的处理方式。2025年1月1日起至评估结果公布前,及结果发布后至分类评价结果形成前,若券商发生重大声誉事件,经专家小组评议并征求监管部门意见后,中证协可在本年度评估中给予扣分或调降级处理。中证协在实践评估复核工作中,将对券商发生奢靡炫富等声誉事件,造成严重影响或存在薪酬激励不当、管理不严情况的从重扣分。

  评估文化建设方向能否紧扣新时代金融核心任务

  根据中证协安排,2024年度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仍适用《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2023年修订稿》。参评公司范围与2024年度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参评公司范围一致。2024年1月1日至此次评估启动通知发布之日券商完成合并的,被合并券商不纳入本次实践评估参评公司范围。合并后新设或控股的公司自行选择本次实践评估自评情况中是否纳入被合并公司的文化建设情况。

  从自评工作底稿来看,此次评估项目涵盖了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平衡各方利益、建立长效激励、加强声誉约束、落实责任担当、融合发展战略、强化文化认同、激发组织活力、秉承守正创新、崇尚专业精神以及坚持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其中,“总体要求”方面主要评估券商文化建设方向能否紧扣新时代金融核心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现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观、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中心任务的发展观和以防范金融风险为首要任务的风险观;文化建设能否有效推动落实“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证券行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能否坚持与党建工作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专业能力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与公司治理、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和行为规范深度融合;能否建立健全文化建设质量评估机制,检验文化建设工作质量。

  “平衡各方利益”方面主要评估券商能否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识别和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效管理各类利益冲突。“各相关方”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等在内的内部相关方,以及包括证券基金投资者、同业机构、合作方、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政府等在内的外部相关方。

  “加强声誉约束”方面主要评估券商的声誉风险约束机制能否有效防范和管理由于公司行为或外部事件、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引发的声誉风险,建立良好的公司声誉和人员执业声誉,维护行业声誉与形象,并加强对道德风险潜在高发业务领域、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管理。

  明确评估结果分类分级安排及分类评价加分建议

  中证协表示,评估结果的分类分级安排方面,得分总排名前14%公司为A类,最多14家,其中A类AA级最多6家,其余为A类A级;总排名前48%且未进入A类的公司为B类,最多35家,其中B类BB级最多11家,其余为B类B级;未进入B类且评估计分在6分以上的公司为C类,其中C类CC级最多35家,其余为C类C级;评估计分低于6分以及根据《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办法(试行》存在直接被评为D类情形的公司为D类。C类C级和D类公司数量依据最终评估结果确定。对于评估得分相同的公司,如归级归类时导致某一级别或某一类别公司数量多于该级别、类别最多公司数,则将所有分值相等公司归于下一级别、类别,以此类推。

  中证协还明确了此次评估结果在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中的加分建议:AA级加1分,A级加0.8分,BB级加0.5分,B级加0.3分,C类、D类不加分。加分情况由证监会最终确定。

  根据中证协2024年7月公开披露的信息,参与2023年度券商文化建设实践评估的券商共计106家,获评为A类公司共计11家,其中AA级5家,A级6家;B类公司共计34家,其中BB级10家,B级24家;C类公司共计61家,其中CC级36家,C级25家。

  业内人士认为,文化建设实践评估通过动态优化指标,将监管导向具象化为可量化、可执行的行业标准,成为券商转型的“指挥棒”和“校准器”。目前,行业已形成“业务+文化”融合发展的共识,充分证明评估体系对行业规范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深远价值。未来,随着评估体系与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协同,证券行业有望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关键的枢纽作用。

标签: 评估 文化建设 券商 中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