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国车市只会更窒息

pepsi 汽车 21

上周,有两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便是蔚来CEO李斌在公司十周年之际,发布了一封全员信。除了感谢全体员工的贡献与诸多用户的支持,更多的还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敲响警钟。


明年,中国车市只会更窒息-第1张图片-芙蓉之城


“我们正处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资格赛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两三年后,只有少数优秀的企业能生存下来。面对更高维度的竞争,不能有短板,也不可能速胜。而为了赢得决赛资格,必须做到两点:保持初心、专注行动两点。”


第二件,则发生在中国车市绝对的“大魔王”比亚迪身上。


不知为何,一封有关其要求供应商降价的邮件在网络上广泛流传,邮件标题为《2025年比亚迪乘用车降本要求》,落款是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


瞬间,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有人觉得如此操作是行业惯例,也有人觉得这是大打特大“价格战”的信号。


而作为旁观者,结合上述点点滴滴,读出最深刻的中心思想更多集中在:“如果说今年的中国车市已经让所有参与者感到压力山大,那么明年的整个大盘注定会变得愈发窒息。”


可以肯定的是,资格赛已经结束,淘汰赛临近尾声,徐徐拉开帷幕的则是关乎最终格局的大决战。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接下来的篇幅想要展开来聊聊我的两点预测。


自主品牌,无人可挡


许多时候,总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何今年的中国车市虽然极度内卷,但销量端还是展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响起涨声一片?


明年,中国车市只会更窒息-第2张图片-芙蓉之城


聚焦背后的原因,首先肯定与政策层面的鼎力相助有关,大大刺激了持币观望消费者的纷纷下单。相比之下,随着各大主机厂的纷纷发力,产品层面的琳琅满目与物美价廉,同样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换言之,“车”本身的综合体验越来越好了,并且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亲民。中国车市顺利从之前的“卖方市场”,切换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买方市场”。


而在此过程中,悉数功劳簿上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一家家强势崛起的自主品牌。它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效率颇高的迭代,破而后立的蜕变,渐渐有了“无人可挡”之势。


作为论据,就拿10月终端成绩单为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93.1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1%,同比提升了10.4个百分点。


是的,你没有看错,正式迎来里程碑时刻,大踏步的迈过了70%。


与之对应,合资品牌在华份额的逐步下滑已经定局。继续拿今年1-10月为例,德系、美系、日系、韩系该项数据,分别只剩14.9%、6.5%、11.2%、1.6%。其中,日系的“溃缩”尤为明显,而美系、韩系更是处境严峻。


明年,中国车市只会更窒息-第3张图片-芙蓉之城


由此不禁想起之前的一段分析:“在这波枪林弹雨中,合资品牌最先岌岌可危的便是水土不服的法系,之后便是坚持性价比路线的韩系、美系,接下来主打经济低耗的日系会遇到大麻烦,德系因为BBA与大众的存在,则是血量最厚的存在,可仍远不复当年之勇。”


眼下,结合趋势来看,无疑非常的吻合。


至于明年,大胆预测合资品牌的阵地,还会被自主品牌进一步的渗透与抢夺。后者在销量份额上,稳定突破70%以后,继续冲击75%甚至80%,也并非没有实现的概率。


毕竟,借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早在2023年的观点:“未来3到5年内,合资品牌将从目前的40%大幅缩减至10%,而这30%将由自主品牌填补。”


曾经,或许会觉得有点太过乐观。但经历了今年的洗礼,慢慢觉得中国车市“变天了”的速度,要比预计中的还要夸张。


尤其是一想到比亚迪在迈过年销400万辆大关之后,将会继续朝着更高目标所挺进。身后的吉利、奇瑞、长安等等佼佼者,同样在竭尽全力的扩张地盘,位于各个细分板块、各个价格区间疯狂推新。


由此,又要为合资品牌捏一把汗。虽然不愿太过唱衰,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传统燃油车时代,躺着赚钱的日子的确一去不复返了。身处全新的赛道,试图留在牌桌上继续收割,必须要求它们降低预期、虚心学习、积极转身。


不然,退出中国车市,只是时间问题。


新能源车,攻难克艰


“单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会一定会突破50%大关。”


本段开篇,再次搬出一段王传福在今年年初的判断。站在那个节点,传统燃油车的份额虽然仍在不断萎缩,但终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旧占据着一定的领先优势,所以遭到了许多口诛笔伐。


明年,中国车市只会更窒息-第4张图片-芙蓉之城


可令谁都未曾料到的是,中国车市电动化转型的猛烈程度,真的令所有人吃惊。大家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度,正以火箭般的速度不断向上攀升。


殊不知,下半程刚刚开启,7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便历史首次超越50%大关。明晃晃的结果不会说谎,这一次王传福没有食言。


而更加令人欣慰的是,接下来的8月、9月、10月,该项关键数据均维持在50%以上。正在进行中的11月,从乘联会的预测来看,仍将达到53.3%。至于最后的12月,考虑到各家需要冲量,肯定也不会出现意外。


综上所述,拐点已至,没有任何争议。


读到这里,细心的朋友或许能够发现,整个下半年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并未延续爆炸性的增长。迈过50%大关后,好似无法冲向更高。换言之,与传统燃油车之间,感觉处在了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还是由于后者的自降身价,令部分产品得以重新回归到潜客的视野范围之中;另一方面,今年以旧换新、置换补贴同样撬动了许多对于新能源车并不感冒的老车主,继续投身传统燃油车的阵营。


不过,在我心中,依旧非常笃定的觉得:“这种短暂的动态平衡会被迅速打破,本段的主角会以摧枯拉朽之势,让对应的零售渗透率再上一个台阶,甚至会单月冲击60%大关。”


明年,中国车市只会更窒息-第5张图片-芙蓉之城


至于底气何在?一方面,肯定来自于见证了诸多潜客认知上的改变,新能源车发起的这场“心智战”,俨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另一方面,更多来自于逐步获悉各个品牌的战略方针与发展计划,“触电”的主旋律已经板上钉钉,一款款“绿牌”会像暴风骤雨般袭来。


反正,于内于外,彻底大爆发都具备了完善的条件。


另外,必须知晓的是,如果说过去几年间,新能源车的渗透,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沿海城市,那么随着插混、增程产品的逐渐丰富,低线城市、内陆城市的“桥头堡”同样正在被一一拿下。


在此过程中,明年单纯只押宝纯电技术路线的主机厂,大概率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阵痛。相比之下,两翼齐飞的品牌将会尝到时代的甜头。


写到这里,文章临近尾声,最后想提及的是,新能源车位于中国车市的大规模普及理应分成两个阶段。


首先,必然是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目前,棋局过半,结果已经变得不可逆转,座次排序很快就会尘埃落定。


第二阶段,则是智能电动车对于普通新能源车的革命。目前,种子刚刚生根发芽,恰恰处在骤变的前夜。


也正因如此,才会乱象百出,才会一片红海,才会大打特打“价格战”。总之还是那句话:“醒一醒!明年的中国车市会更窒息。”

标签: 企业

上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后一篇

下一篇11 月新能源车企销售成绩斐然,多家车企表现亮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