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风雪的友情:顾贞观、纳兰性德与吴兆骞的传奇情谊

pepsi 历史 3

在清朝初年的历史长河中,顾贞观纳兰性德与吴兆骞三人的友情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温暖而动人的光芒。他们跨越了身份的差异、距离的阻隔和命运的磨难,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结缘:才子之间的惺惺相惜

顾贞观,出身无锡顾氏望族,是明末东林领袖顾宪成的后裔。他自幼习经史,尤喜古诗词,才华横溢,在江南文坛颇有名气。然而,他的仕途却并不顺遂,曾因受到排挤而回乡隐居。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父亲是当朝大学士明珠,母亲一族和皇上家沾亲带故,他天资早慧,文武兼备,年纪轻轻就成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深受皇帝看重。但他骨子里却清旷高洁,与时俗乖离,更愿意与江南才子交往。吴兆骞,江苏吴江人,少有才华,与松江彭师度、宜兴陈维崧并称为“江左三凤凰”,但他恃才傲物,极为自负。

跨越风雪的友情:顾贞观、纳兰性德与吴兆骞的传奇情谊-第1张图片-芙蓉之城

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兆骞参加江南乡试,中了举人,却因被仇家诬陷,牵连进江南科场舞弊案,被流放宁古塔。顾贞观与吴兆骞自幼交好,得知此事后,决心营救友人。而顾贞观与纳兰性德的相识,则为这段营救行动带来了新的转机。康熙十五年(1676年),顾贞观受到吏部尚书纳兰明珠的聘请入京,与纳兰性德相识。二人“晨夕唱和,契若胶漆”,很快成为挚友。顾贞观向纳兰性德倾诉了吴兆骞的遭遇和自己的营救决心,纳兰性德被这份真挚的友情所打动,从此踏上了营救吴兆骞的道路。

困境:营救之路的重重阻碍

营救吴兆骞并非易事。吴兆骞的案子是前朝顺治皇帝钦定的,翻案难度极大。而且,吴兆骞已被流放多年,在宁古塔受尽了苦寒和折磨。他的家人也随他一同被流放,生活十分艰难。顾贞观虽然人微言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营救友人的努力。他四处奔走,求救于当初曾一起游唱的友人,可少有人援手。在京城的他,也郁郁不得志。然而,他心中始终坚守着对吴兆骞的承诺,这份承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在黑暗中前行的道路。

纳兰性德虽然出身显赫,但他也深知营救吴兆骞的困难。他一方面要面对朝廷的压力和复杂的政治局势,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筹集资金和疏通关系。他多次与父亲明珠商量营救之事,明珠虽然权倾朝野,但此事也并非易事。在这个过程中,顾贞观和纳兰性德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突破:《金缕曲》中的深情与承诺

在营救行动陷入困境之时,顾贞观接到了吴兆骞从戍边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详细描述了他在塞外的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顾贞观读后,悲痛万分。此时,他寓居在北京千佛市,大雪纷飞之时,他写下了《金缕曲》词两首赠给吴兆骞。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这两首词哀怨情深,被称为“千古绝调”。

纳兰性德读到这两首词后,泪如雨下。他被词中顾贞观对吴兆骞的深情厚谊和坚定承诺所打动,当即承诺:“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也。”不久之后,纳兰性德同样作《金缕曲·简梁汾》(洒尽无端泪),其中就有“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再次表达营救吴兆骞的决心。这两首《金缕曲》不仅成为了顾贞观与吴兆骞友情的见证,也成为了纳兰性德与顾贞观之间深厚情谊的纽带。

成功:二十三年后的重逢

在纳兰性德父子和顾贞观,还有一些好友的尽力营救下,康熙二十年(1681年),吴兆骞终于从塞外南归。此时,距离他离京已有23年了。当他回到京城,到明珠府上拜谢时,在一间屋内白壁上,见到了题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原来,为了营救吴兆骞,顾贞观曾向明珠屈膝求情。这一刻,吴兆骞才真正明白了顾贞观为他的生还竭尽了心力。

吴兆骞的归来,让顾贞观和纳兰性德感到无比欣慰。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份跨越了二十三年的友情也迎来了圆满的结局。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长期的严寒生活,让吴兆骞已不适应江南水土气候,大病一场。他赴京治病,翌年便客死京城。顾贞观和纳兰性德悲痛万分,但他们之间的友情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铭记:友情的力量与传承

顾贞观、纳兰性德与吴兆骞的友情故事,不仅仅是一段个人的情感经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们用真诚和坚持诠释了友情的真谛。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是不受身份、地位和距离的限制的,它可以在最艰难的时刻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

顾贞观为了营救吴兆骞,不惜奔走二十余年,他的这份执着和坚定让人动容。纳兰性德虽然与吴兆骞素未谋面,但他因为对顾贞观的友情和对正义的追求,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营救行动。他们的友情,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彼此的人生道路。

如今,三百年过去了,他们的友情故事依然被人们传颂着。它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珍惜身边的朋友,在困难面前相互扶持,共同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这份跨越时空的友情,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