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农商银行发布业绩公告显示,该行2024年累计投放中小额贷款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成为当年业绩的一大亮点。
作为本地法人农村金融机构,广州农商银行找准差异化内涵式发展着力点,坚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全力打造符合发展定位、满足市场需求的中小额资产业务模式,将其塑造成为该行核心竞争力及优质品牌。
结构持续优化,中小额资产业务规模、占比快速提升
广州农商银行聚焦高质量发展,中小额资产业务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整体呈现出规模大幅增长、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客群基础更加坚实、产品特色不断彰显的生动局面。
从规模总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广州农商银行中小额贷款余额合计1963亿元,较年初增加328.3亿元,距离突破2000亿元只有一步之遥。不仅如此,该行中小额资产业务连续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接近翻倍,2024年该行中小额贷款较年初增长20.1%,2023年较年初增长10.7%。
从业务占比来看,中小额资产业务在广州农商银行客户贷款的占比也在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末,该行中小额贷款占客户贷款比例为31.5%,较年初提升5.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异地及大额授信稳步压降,2024年末异地贷款338.99亿元,较年初压降61.33亿元,降幅18.09%;大额贷款较年初压降353.76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较年初压降6.36个百分点,资产结构优化成效明显。
对于广州农商银行全方位加快中小额资产业务换挡提速,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区域中小银行聚焦下沉市场应是行业趋势,在大行不断下沉“掐尖”的背景下,农商银行唯有聚焦本地、把根扎得更深,才能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自身经营的可持续性。
保持战略定力,实施“三千亿工程”突围“生死之战”
中小额资产业务的积极变化从何而来?翻阅公开资料不难发现,广州农商银行于2023年启动实施中小额资产业务“三千亿工程”,力争用2-3年实现公司、普惠及零售中小额资产业务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中小额资产业务总体规模达到3000亿元的目标。
“不做中小额就没有未来”,广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中小额资产业务是该行的“生死之战”。其认为,大力发展中小额资产业务是中小银行特色化经营的当务之急,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盲目“卷”价格、“卷”大额更容易产生经营风险,只有通过大力发展中小额资产业务,将产品服务做深做实、做出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
为此,广州农商银行在顶层设计、配套政策方面做足功课、狠下功夫,紧扣“流程高效、风险可控、效益增长”的总体要求,率先制定出台2023年度行动方案,层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围绕客户拓展、产品创新、流程优化、科技赋能、强化督导、配套支持、考核激励、风险管理等8个方面共提出60条工作措施,积极构建中小额业务发展新格局。
到了2023年末,广州农商银行中小额资产业务相关指标出现了积极变化:当年内普惠贷款规模突破500亿元;中小额公司贷款、普惠、零售板块较年初分别增加80.9亿元、66.0亿元、10.6亿元,增速26.9%、14.7%、1.5%,公司和普惠板块增速显著高于全行实质性贷款增速。
加速特色发展,全面提升中小额资产业务核心竞争力
在聚焦“三千亿工程”的基础上,广州农商银行进一步提出了打造中小额资产业务核心竞争力,从产品创新、流程再造、建强网点等方面夯实特色经营优势。
2024年,广州农商银行不断完善特色产品体系,建立“2+3+N”公司和普惠小微信贷产品体系、“1+3+N”零售信贷产体系,大力创新科技、先进制造业领域产品,广泛推广三农、绿色等领域首创特色产品。持续提升业务流程效率,设立中小额信贷审批中心,优化中小额信贷业务审批权限及流程,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中小额信贷业务“快办快审快批”。启动实施营业网点综合竞争力提升工程,通过选聘总行优秀人才到经营一线、鼓励英才生到基层网点培养锻炼等措施,建强网点人员队伍,做大做强网点服务功能,形成具有广州农商特色的金融服务网格化布局。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广州农商银行特色化经营起势见效,以营业网点为主阵地、以中小额资产业务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化竞争优势基本形成,经营发展新动能加速释放。截至2024年末,该行中小额贷款余额逼近2000亿元大关;其中,中小额公司贷款、零售、普惠板块较年初分别增加164.4亿元、123.7亿元、40.1亿元,增速43.1%、16.8%、7.8%,显著高于全行实质性贷款增速。
“这两年我们基层感受到变化非常大,从早年追求规模、‘垒大户、争客源、盲目从众’,转变为坚定做小做散做本土,这是农商银行应该做的,也能充分发挥我们扎根村社、深耕多年的人缘地缘优势。不仅如此,中小额信贷金额小、风险分散的特点,也促使业务一线更能放下顾虑,敢贷愿贷能贷”,一位广州农商银行资深客户经理表示。
展望未来,广州农商银行将坚定不移走稳走好特色化发展之路,锚定中小额资产业务“三千亿工程”,大力开展2025年“资产效益年”活动,构建“114”营业网点发展模式,全面提升中小额资产业务核心竞争力和营业网点综合竞争力,推动中小额资产业务快速增长,促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