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临近,大兴区瀛海镇“海安堂”公益性公墓以创新的殡葬方式,引领着绿色祭扫的新潮流。在这里,水溶祭祀和生态安葬等环保举措,正在成为文明祭扫的新风尚。
在“海安堂”公墓的水溶祭祀区,居民们将写满思念之情的水溶信笺轻轻放入水中。这些信笺由植物木浆制成,安全环保,随着水流的流动,信笺缓缓溶解,以一种零污染的方式传递着对逝者的哀思。居民卞女士感慨地说:“公墓为我们免费提供了水溶信笺、祈福牌等用品,这种方式既避免了烧纸带来的污染,又保留了书写寄语的仪式感。”此外,墓园还推出了“时空驿站”服务,市民可以将祭祀用品投入信箱,后续由公墓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一举措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
在“自然生态葬区”,4位逝者长眠于此,他们的骨灰与茵茵草地融为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入土为安、与自然共生”。他们的姓名被镌刻在纪念墙上,供人们缅怀。瀛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葬采取“不保留骨灰、不设墓碑”的模式,通过姓名墙与线上追思服务,满足家属的祭祀需求。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接受这种绿色殡葬理念。
据了解,近期大兴区各公墓也同步推出了鲜花祭祀、丝带祈福、代祭扫等多样化的服务。天堂公墓开展了“烧纸换鲜花”活动,累计发放鲜花、祈福丝带等祭祀用品1万余份。大兴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完善生态安葬配套设施,深化惠民便民服务,让文明祭扫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殡葬服务更加人性化、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