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忠伟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超低温高比能锂电池”。这款电池能够在极端寒冷环境下为无人机等设备提供稳定动力支持,从而有效提升其在高寒地区的作业能力。
据陈忠伟团队介绍,为了克服传统锂电池在超低温条件下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他们创新性地改进了电解液配方,并对负极材料进行了优化。这一技术突破使得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显著扩大,能够在零下 40 摄氏度至 50 摄氏度的极端温度区间内保持稳定的功率输出。
此外,针对极寒环境中电池续航能力缩减的问题,团队还采用了自适应热管理和低温阻抗优化设计,成功将电池在零下 40 摄氏度环境下的续航里程衰减率控制在常温状态下的 10% 以内。这意味着,搭载该电池的无人机在极地、高海拔等低温区域执行任务时,无需频繁返航充电,从而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
今年 2 月,陈忠伟团队在黑龙江省漠河市进行了实地测试。试验中,配备超低温高比能锂电池的六旋翼无人机在 -36℃ 的低温环境下成功完成试飞任务。这表明该电池具备在极寒条件下可靠运行的能力,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极地科考、边境巡检、灾害救援以及物流运输等领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进一步优化这款高比能锂电池的性能,以推动其在更多极端环境中的应用,满足多样化需求。
标签: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