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许多用户发现无线耳机的电池续航能力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明显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研究团队的关注,他们联合国际科研力量,深入研究了无线耳机电池老化背后的复杂机制。
这项研究的初衷源于得克萨斯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刘义进教授个人使用无线耳机的经历。他称自己长期只使用右耳机,两年后右耳机的续航明显短于左耳机。为了深入了解电池的动态变化,刘义进教授及其团队与得克萨斯大学火灾研究小组合作,利用埃泽科耶的红外成像技术,结合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Sigray公司实验室的X射线技术进行研究。他们还借助全球最强大的X射线设施。
研究团队发现无线耳机内部的蓝牙天线、麦克风和电路等关键部件与电池相互干扰,形成了复杂的微环境。这种动态交互导致电池内部出现温度梯度,即电池的上和下部温度不同,从而对电池造成损害。此外,在现实世界中,无线耳机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温度、空气质量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这些都对电池寿命产生了影响。
尽管电池通常被设计为能够承受恶劣环境,但频繁的环境变化仍然是一个挑战。研究人员指出,在设计电池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其在实际设备中的应用,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如何将电池更好地封装以减少与潜在有害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根据不同的用户行为调整电池性能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义进教授表示,他们的研究将继续关注电池在现实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未来可能会扩展到更大容量的电池,例如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所需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期刊上,并得到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它为改善无线耳机的电池寿命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并有望促进智能硬件领域的创新发展。
标签: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