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2月1日刊发了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文章详细分析了新形势下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运行规律的认识,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本市场六方面工作。
资本市场呈现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文章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和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发展势能不断积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巩固。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形势,中国证监会扎实推进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全力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稳市场、稳信心、稳预期,资本市场呈现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参与制定和落实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2024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证监会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修订若干配套文件和制度规则,形成“1+N”政策体系,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构建“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作出体系化安排。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权益类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快速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已经开展了两次操作,金额超过1000亿元,3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
坚持依法从严监管。首发上市新申报企业现场检查、现场督导覆盖面从原先的10%左右大幅提高到不低于三分之一。推动形成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违规减持、操纵市场等一批大案要案,办理各类案件739件。新证券法实施后首批当事人承诺案件落地。2024年55家上市公司平稳退市。
持续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2024年,中国证监会会同地方政府全年走访1622家上市公司;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披露并购重组交易2131单。上市公司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着力提升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质效。出台“支持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文件,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办结144家企业境外首发上市备案;交易所市场债券融资13.43万亿元,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值创历史新高;发布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意见,平稳上市15个期货期权品种。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关系
吴清在文中称,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我国资本市场主要特点和运行规律的认识。当前,要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把握好稳与进的关系。稳是底线,要坚持把防风险摆在首要位置,加强监管、深化改革、服务发展等各方面工作都要充分考虑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增强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性,努力推动股市平稳发展。进是方向,要坚持以进促稳、以进固稳,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等方面推动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和典型案例落地,实现支持经济回升向好与推动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
把握好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我国股市、债市、期市体量均居全球前列,已经具备了做优做强的坚实基础。实现新突破,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上下功夫,不断释放新的发展动能。要坚持用好改革这个重要法宝,通过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引导更多标杆性高科技企业登陆A股市场、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严格常态化退市、畅通资金入市渠道等多种方式,既做实做强基础,又提升优化结构,特别是要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和资金结构,带动资本市场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资本市场是一个内涵丰富、机理复杂的生态体系,股债期、境内外、场内外市场相互联通、产品相互关联,投资者行为相互影响。“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做好资本市场工作必须强化系统观念。一方面,要自觉站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推进资本市场工作,对各类可能的外部影响见微知著,及时协同相关方面做好各种风险隐患的预防和处置,防止对市场造成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各项监管政策的相互影响,切实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统筹,加强政策的一致性评估和协调配合,防止“合成谬误”。
把握好监管与活力的关系。规范有序的市场生态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保障,从严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是优化市场生态的必然要求。必须保持定力,持续依法加强监管,切实维护市场“三公”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严监严管的目的是强本强基。要尊重规律、尊重规则,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既抓早、抓小、抓苗头,更打大、打恶、打重点,不断提升监管执法的规范化水平和打击违法行为的精准性,在严监严管中体现监管温度和投资者保护的实效,努力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高水平开放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坚定稳妥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研究借鉴境外市场的有益实践,切实增强A股市场竞争力、吸引力。另一方面,要着重处理好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放得开”与“看得清”和“管得住”、在岸与离岸市场等关系,着力提升开放环境下的风险防控水平和监管能力,坚决防范外部输入性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文章表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资本市场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为主线,以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为动力,强本强基、严监严管,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不断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吴清在文中着重提到了六方面资本市场重点工作: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住股市的重要要求,强化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测监管,加强对资金流向、投资者行为的监测分析,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方面更好发挥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用,丰富稳市政策工具,做好增量政策储备。做好债券市场风险防控,落实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化债等政策措施,坚决防范风险叠加共振。加强与市场的主动沟通,完善新闻发言人等制度机制,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健全舆论引导责任制,压实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声誉管理责任。整治非法荐股等乱象,坚决打击误导投资者、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的违规行为。
二是加快改革开放,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抓紧落地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实施方案,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在投资端,会同相关方面全力抓好《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地执行,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全面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加快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深化公募基金改革,推动建立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在融资端,研究制定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专门政策安排,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同时,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优化境外上市备案制度,稳步拓展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惠港5条”落实落地,大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积极稳妥拓展与境外市场合作。
三是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投资者保护水平。坚持惩、防、治并举,进一步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发挥证监会机关司局—派出机构—交易所“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优势,强化日常监管的修复和纠正功能,发挥好稽查执法对重大恶性违法行为的重拳治理效能。快、准、狠打击违法违规,集中力量查办财务造假、“掏空”上市公司、严重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用好用足现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处罚手段,“追首恶”“惩帮凶”,加大对涉案责任人的追责力度。深化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加快重点领域立法修法,出台中小投资者保护政策措施文件,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当事人承诺等制度机制。强化科技赋能监管,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破除“数据孤岛”,进一步提升监管精准性、有效性。
四是强化功能发挥,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制定发布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健全覆盖各类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的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抓好“创投十七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文件的落地实施,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促进畅通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多元化退出渠道。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提高产业债融资比重,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加快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建设,稳步拓宽基础资产范围。聚焦农业强国、制造强国、绿色转型等重点,完善期货品种布局,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着力提升行业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新质生产力和居民财富管理的综合能力,推动建设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
五是注重固本强基,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加大力度防假打假,落实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升财务造假等线索发现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介机构“看门人”作用发挥等市场约束。全面落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倡导注销式回购,引导盈利和现金流稳定的企业增加分红频次、提高分红水平,着力提升投资者回报。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机制。提升上市公司走访覆盖面,推动改善经营管理绩效。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后监管,加快完善退市过程中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制度机制。
六是突出刀刃向内,纵深推进证监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全面领导,强化中央巡视整改落地见效,有效践行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进一步提升监管的专业能力。保持对资本市场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清醒认识,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全力支持配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深化证券发行审核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对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穿透式治理力度,巩固深化政商“旋转门”问题专项治理成果,持续发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切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从严管理监督和激励担当作为更好结合起来,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努力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监管铁军,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风险防控 指数化投资 中国式现代化 声誉管理 证监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