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3—2024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信托业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大力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努力促进平衡发展,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信托业投入实体经济资产规模17.78万亿元,占比74.3%,基本涵盖了实体经济各个行业。截至2023年末,全行业67家信托公司受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达23.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1%。信托公司资产服务信托业务规模达12.09万亿元,占行业资产规模的51%;公益慈善信托累计备案规模65.2亿元,较年初增加12.77亿元,增长24.36%。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信托业积极做好“绿色信托大文章”,持续创新绿色信托产品与服务,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贡献信托力量。2023年,绿色信托规模实现稳步增长,绿色信托项目新增321个,同比增长10.31%,绿色信托资产余额达3597.5亿元。
信托业持续发挥慈善信托在第三次分配中的功能优势,积极开展慈善捐赠与志愿活动,助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2023年,信托业在信托业务三分类引导下加大慈善信托业务发展力度,新增备案慈善信托463单,备案规模12.77亿元。截至2023年末,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1675单,累计备案规模为65.2亿元。
五矿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4年末,五矿信托累计成立慈善信托81单,总规模2.2亿元,累计捐赠资金超过2亿元,数量及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其中,2024年新增备案慈善信托5单,新增备案规模6955.65万元,拨付慈善信托资金6035.69万元,有力支持了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教育等各类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数据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产要素。信托制度在国内外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慈善数据等场景已有相关模式探索实践。外贸信托首席战略官兼战略管理部总经理陶斐斐表示:“信托制度具有财产独立、权益重构等优势,与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需求高度契合,可以在数据资产的权属确认、安全托管、流转交易、价值实现、收益分配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信托业已尝试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托、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资产服务信托、知识产权公益慈善信托等业务类型。中诚信托董事会秘书王玉国说:“在国家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将进一步增强。信托行业围绕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及知识产权运营,可进一步挖掘制度优势和功能优势,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发挥更为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信托行业围绕养老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上海信托战略发展总部总经理付宇翔表示,我国初步形成了养老服务信托、养老理财信托、养老产业信托、养老慈善信托等业务类型,能够分别从财产和财富运用管理传承、资产保值增值、产业投融资以及公益慈善等方面服务居民美好生活,凭借信托制度和功能价值,信托公司已经逐步形成特色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与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形成互补,构建生态圈。 (经济日报记者 彭 江)
金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