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标题为《“都十年了,哪还有什么新势力造车” | 救赎2024》的年终盘点,还算引发了不错的终端阅读反响。
而整篇文章,除了全盘托出真正意义上的初代选手只剩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四家,还详尽阐述了2024年高合、哪吒、极越的“闪崩”。
虽然它们当中的某些品牌,还在做所谓的自救,甚至美其名曰的什么进入到“创业2.0阶段”,但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观点:“任何一家主机厂,只要经营端出现暴雷的情况,想要修复好已经撕开的伤口,重塑之前的品牌口碑与用户信任度,根本是不可能的。”
更直白来讲,中国车市绝不会给“失败者”第二次重启的机会。
站在终端消费者的角度,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只会择优入手。随着电动化转型浪潮的愈发猛烈,赢者通吃、资源朝头部集中的趋势,本身就在整个大盘变得越来越不可逆转。
顺势,纵观高合、哪吒、极越的先后坠落深渊,衍生出的另一重思考则集中在:“眼下,由于各大社交平台的兴起,本就是说谎与造假成本极低。对于各大主机厂来说,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已经不可逆转。在此过程中,必须更加爱惜自身的羽毛,尽可能杜绝一切不利的谣言。”
不然,就像今天文章标题提及的那样,一旦陷入到舆论的漩涡中,再想在用户心中恢复往日的品牌形象,将变得难上加难。借用一句著名的网络爆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放在目前的中国车市无疑显得非常恰当。
往往许多时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被带偏后,甚至不会给你任何解释的机会。对于大部分传闻,如果不迅速的澄清与解释,那么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态,朝着失控的方向不断恶性发展,直到遭到严重的反噬。
而最近,又有接连发生的两件事情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便是不久前,海通国际发布的研究报告,位于行业内激起千层浪。内容中,大胆提出针对2025年的五大猜想,最后一条“小米将收购蔚来”的说法,更是直接登上各大平台热搜、引发热议。
从相关分析来看,若小米成功收购蔚来,后者引以为傲的换电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不仅使用范围会大幅拓展,还可能在专利保护的框架下向其它汽车制造商开放,这无疑将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对此,蔚来公司品牌传播与营销负责人马麟发布微博,称该猜想纯属虚构。并转述海通国际相关人员回复,“主要是想表达对以及换电模式的认可。”
之后,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也针对上述猜想,予以间接否认,“谁的猜想问谁去(对熟悉的朋友口语版);企业不对第三方猜想发表评论(通用版);几点了,几个菜?(假装还没睡醒版)。”
至此,一场莫名其妙的“闹剧”看似落下了帷幕。
但还是那个道理,这般极具流量的舆论只要出现,必然会继续在吃瓜群众之间继续蔓延。就拿我个人为例,身边总会有朋友拿着没头没尾的截图来询问道:“是真的吗?”
相比之下,第二件事情同样与“人红是非多”的蔚来有关。
事情的起因还是由于,其第二品牌乐道被传言强制员工购车,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的讨论与热议,主要矛盾直指:“L60彻底卖不动了。”
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大,乐道官方终于发布声明澄清,“该传闻系部分自媒体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凭一段个人主观臆测的聊天记录所做出的断章取义。员工内部购车政策在行业内普遍存在,我们非常乐意让大家体验到自家的好产品,让员工成为用户的车友伙伴。”
并且,还专门补充道:“我们发现部分社交账号在此次事件中有预设立场地捏造事实、扩大影响,对乐道品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我们将持续采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而作为旁观者,一方面觉得平白无故的“招黑”确实无辜;另一方面,则想提醒整个蔚来,“进入2025年以来,明显感受到其在舆论层面,处在更为负面的环境之中。”
众所周知,已然开启的365天,身为掌舵者的李斌,早就许下了销量翻番的目标。所以,从NIO本品牌,到乐道,再到萤火虫,都不容有失。而如今,对应正向声量的缺失,引发的连锁反应一定是潜客购车信心的下滑。
至于上述挑战怎样化解,更好的打破偏见,将是抛给这家新势力造车的一场大考。
由此将视角再次放大,什么“卷价格”,什么“卷产品”,什么“卷智能”,都是目前中国车市毫无争议的主旋律。那么,2025年谁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中,最大限度的引导好终端消费者,同样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反之,今天文章的标题绝不是危言耸听,“舆论可能不是真相,但能重创一家车企。”身处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甚至血腥的时代,各家主机厂都必须竭尽全力爱惜自身的羽毛。
哦,对了,千万别让“法务部”形同虚设……
标签: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