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是2024年车市的主旋律。
开局即决战。2025年过去刚刚不到一个月,“卷”的迹象已经开始显露。
从政策端来看,为刺激消费,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在年初就已落地;从车企端来看,出于对2025年车市增长的预期,各家车企都为今年定下了极高的销量目标;从市场端来看,多款重磅新车型在2024年底前已登陆工信部产品公告并进行预热,多家车企在年初已加入价格战行列。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盖世汽车研究院指出,2024年年度车市呈现出四大明显特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整车出口屡创新高,自主品牌份额不断增长,市场竞争进一步白热化。
如今,在经历2024年车市“内卷”的历练后,2025年的车市在政策、市场等方面的反应更迅速了,各家企业都誓要赢在起跑线上。
不少人将2025年称为“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元年”,更是将2025年车市开年称为“近十年来开局最差的一年”。
那么,车市2025年,“卷”还是常态吗?
政策又打“强心剂”
中央和地方对促汽车、保经济的态度非常坚决。
在2025年年初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提到,“2025年,‘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会增加资金规模、扩大覆盖范围、优化实施方式、放大撬动作用。”
根据商务部统计的数据,2024年,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超过650万辆,其中,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在以旧换新活动中,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连续6个月超过50%。
汽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叠加2024年政策效果较好,2025年年初新政便已陆续落地。
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便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与2024年相比,2025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行时间更长,更是扩大了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
此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中央政策。截至目前,河北、湖南、江苏等10余个省市明确今年将延续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今年各地以旧换新政策细则落地前,北京、山西、海南等多个省市已出台过渡性补贴政策。
而在2025年“两新”政策顶层设计发布9天之后,1月17日,商务部等八部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
图片来源:商务部官网
与2024年相比,《通知》扩大了报废旧车范围,调整了报废旧车持有时间要求,报废更新购买新车的条件、补贴标准,以及申请补贴的要求、材料和申请途径均没有变化;汽车置换更新与2024年相比,设置了新能源乘用车1.5万元、燃油乘用车1.3万元的最高补贴限额,个人消费者申请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转让乘用车登记在本人名下的时间最迟不得晚于2025年1月8日。
此后几天,各地政府也在陆续出台2025年以旧换新的具体政策。
比如,1月20日,河南省发布了关于实施河南省2025年汽车、家电及数码产品领域有关消费补贴政策的公告。其中,对报废符合条件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2万元;对报废符合条件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1.5万元。
1月20日,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汽车、家电等消费。
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和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细则,全面启动广西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汽车报废更新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更多旧车可以享受国家补贴。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对政策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表示担忧。该行业人士指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行业是一个“打针吃药”的行情。去年下半年,国家拿了一千多亿出了“以旧换新,报废更新”的政策刺激,国内销量仅增长1.6%的效果并不明显。今年更是“打针吃药”不敢停,政策继续。不过,这也为后年、大后年的车市增长打下了一个问号。
开抢“新能源”市场份额
政策利好“暖风”频吹背后,消费潜力也在不断释放,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零售渗透率在去年7月首次超过50%,相较于此前设定的2035年目标,足足提前了11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年度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为3143.6万辆,同比增长了4.5%;而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了1286.6万辆,同比增长了35.5%。
图片来源:中汽协
对比去年数据来看,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相比2023年增加了134.2万辆,而新能源汽车销量相比2023年增加了337.1万辆。这也就意味着,2024年车市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
根据中汽协的预测,2025年汽车市场相对乐观,可能到3300万辆,增长约4%,新能源汽车约1600万辆。
在可预见的市场增长空间中,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各家车企在2025年的重要举措。这从各家车企制定2025年销量目标的态度中,可以辨别一二。
整体来看,传统车企对2025年设定的目标是稳中求进,新能源汽车车企的目标则较为激进。
比如,广汽集团2025年的销量目标为230万辆,增长率为15%;长安汽车2025年的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增长率为12%;东风汽车计划在2025年冲击300万辆,增长率为21%;吉利汽车计划在2025年冲击271万辆,增长率为25%。
多家新能源车企在2024年取得了优异成绩,如理想汽车、小米汽车与零跑汽车超额完成了年度销量目标。
2025年,理想汽车销量目标70万辆,目标增长率40%;小米汽车的目标增长率也有122%,销量目标为30万辆;零跑汽车销量目标是50万辆,目标增长率70%。
不过,对于2025年销量目标的制定,多数车企都极为激进。比如,鸿蒙智行2025年的销量目标为100万辆,目标增长率高达125%,为造车新势力中最高车企;蔚来的增长率是100%,争取在2025年交付44.4万辆新车;小鹏汽车销量目标35万辆,目标增长率为83%。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车企在“稳中求进”的基调下,对于今年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则充满信心。
比如,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0万辆,在2024年88.9万辆的基础上增长68.7%;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品牌2025年销量目标为22万辆,目标增长率高达197%,深蓝品牌目标增长率也在100%以上;东风汽车旗下岚图品牌2025年销量目标20万辆,目标增长率达133%。
可以看出,基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车企依然选择了冲刺高增长。根据2024年的市场表现,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量中的重要力量。
“价格战”的火苗在燃烧
“价格战”作为2024年车市的底色,不容忽视。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超过70多个汽车品牌、330多个车型以不同形式参与了价格战,产品覆盖全面,优惠力度不断升级。
图片来源:盖世研究院整理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曾在内部信中大胆预测,今年的价格战1月即会打响。从目前的国内汽车市场上来看,何小鹏的预言无疑成为了现实。
在“两新”政策过渡期及部分车企高增量目标下,车市价格战开年即哨响。据悉,目前已有超过30家车企相继推出限时直降等促销政策,10余个品牌更推出“兜底补贴”方案。
1月2日,蔚来与旗下品牌乐道联合宣布,推出以旧换新补贴限时兜底政策,由官方通过积分和等额加电补贴形式进行全额兜底。与此同时,还推出“3年0息限时金融优惠”与“限时0首付3年免息金融政策”。
同日,小鹏也官宣“兜底放心购”的政策,官方将为该政策期内购车用户提供 2024年国补等值的20万积分兜底补贴。同时,小鹏还推出了10000元现金补贴的“限时新春礼包”派送活动。
除了通过积分及等额加电补贴形式进行全额兜底外,还有不少车企选择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比如,理想宣布在今年1月期间定购并交付理想汽车的用户,如未能在3月31日前获得地方政府的置换补贴,则可享受由理想汽车给予的15000元/台现金补贴。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智己官方更是宣布在今年5月31日前“购车发票所在地未推出地方置换补贴”或“购车发票所在地推出地方置换补贴,用户购车时间不符合地方置换补贴条件”,可享受智己汽车给予的15000元/台现金补贴。
据统计,截至1月上旬,已有超过30个品牌实现变相降价。包括五菱、奇瑞、广汽埃安、长安马自达、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极氪、上汽通用雪佛兰、北汽极狐、长安启源、上汽名爵、欧拉、赛力斯等在内的车企,也对多款车型推出了限时购车优惠。
“价格战”之下,没有企业会是赢家。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不过,政策对汽车市场走向起到引导性作用,但市场基本面又决定了价格战不可能戛然而止。
有研究机构也指出,之前的补贴政策已经提前释放了一部分购车需求,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因此,随着汽车产能的不断扩张,年初1月爆发的这轮价格战,恐怕会持续燃烧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观点,价格战或将成为未来3-5年的持久战,本质上是中国车企开始掌握新一轮汽车的定价权,开始启动了市场淘汰赛,并开始积极参与到全球化市场竞赛。
未来车市价格战能否平息,目前还是未知数。汽车行业的众多参与者,如何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实现破局与转型,有待持续观察。
继续“围剿”特斯拉Model Y
盖世汽车研究院指出,目前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品牌多、车型多、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市场竞争格局尚不稳定。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在售且在华生产的汽车品牌一共121个,新车发布超230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发布的超230款新车中,多款重磅新能源车型都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
2024年三季度,乐道、极氪、智界、智己、阿维塔、岚图6家车企先后发布新产品,每款产品都将特斯拉Model Y作为对标对象,这一现象被外界称为“六大门派围剿特斯拉”。
作为特斯拉推出的第五款车型,Model Y于2019年3月份发布,成为支撑特斯拉市值的核心车型。此前在2023年,Model Y爆卖110万辆,超越霸榜37年之久的丰田卡罗拉,成为全球销冠,这也是纯电车型首次超越燃油车成为最畅销车型。同年,Model Y在国内也以64万辆的销量成为销冠。
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自成立之初,便将特斯拉作为竞争对手。李斌明确表示“L60 对标 Model Y”;余承东更是表示“智界R7以Model Y的价格,带来超越Model X的体验”。2925年,抢夺特斯拉Model Y的市场份额依旧是车市主旋律。
在2024年底,特斯拉在没有召开发布会的情况下,官网突然上线焕新版Model Y开启预售,并在官宣时配文:尽管对比。
特斯拉 Model Y ,图片来源:特斯拉
之后,小米、华为、乐道、极氪、阿维塔等均纷纷回应。雷军在评论区重申小米YU7预计6—7月上市,并透露新车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有网友表示“特别急”,雷军则回复称:“如果特别着急,实在等不了YU7,Model Y也不错。”
小米YU7是小米汽车的第二款车型,根据工信部信息,小米YU7车身尺寸为长4999毫米、宽1996毫米、高1600毫米。按照小米汽车的规划,新车会在2025年7月上市,预计起售价在30万左右,竞争对手锁定特斯拉Model Y等主流车型。
去年12月,小米SU7的月销量已经超出Model 3近5000辆。因此,外界对小米第二款新车YU7能否打败新Model Y,都存在诸多期待。
事实上,特斯拉Model Y在2025年的强劲对手,不止小米YU7这一款车型。
比如,小鹏汽车中型SUV小鹏G7,目前已完成工信部备案,定妆照也已经公布。据悉,小鹏G7与小鹏P7+保持统一的设计语言,搭载最大功率218kW单电机,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预计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
小鹏G7,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有行业人士表示,中国新造车跃跃欲试地希望在2025年将Model Y“拉下马”,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与创新,已经来到新的阶段:对标产品在综合产品力上,无论是参数还是实际体验,均超越 Model Y。
据悉,Model Y 销量占中国新能源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从2021年的5.9% 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3.7%。而在2024年,Model Y在国内销量降至48万辆。这也就意味着,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的当下,选择 Model Y 的用户比例正在不断缩小。
盖世小结:
2024年车市掀起的“腥风血雨”,已成过去。以2024年汽车销量(含出口)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为起点,留在牌桌上的企业将继续在2025年的车市中厮杀。2025年,护航车市的政策,来得比以往都要早,与之相对应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来得比以往时间也要早。
2024年,高合、极越濒临破产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此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预言,2025年将诞生新能源“五常品牌”,含比亚迪、华为、特斯拉。事实上,各家车企领导人更早预感到了车市寒意,并将2025年作为决胜的关键一年。
综合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与竞争态势,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有望实现2809万辆销量规模,同比增长2%左右。如今,在车市政策、市场表现、车企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加持下,车市2025年,“卷”依旧还会是常态。
标签: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