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周就要春节了,是不是稍微能休息一下了?”
“你在开什么玩笑,天天还是加班到十点。”
“就这么拼?和去年相比呢?”
“可以说几乎没什么变化,甚至隐隐感觉还要内卷。”
绝不是杜撰,文章开篇的一段对话,就发生在我与某位来自主机厂的友人之间。从他的反馈中已然能够察觉到,经历了2024年残酷的洗礼,仍留在牌桌上的一家家所谓的晋级车企,一进入2025年便投入到愈发血腥的战斗中。
无论承认与否,这就是目前整个大盘的现状。
而身为一名入行六年的媒体,同样有着类似的感受。除了本身繁忙且复杂的工作任务,就举一个简简单单的小例子:北京时间1月1日,恰逢元旦假期,可长城依旧选择位于保定总部,为旗下重磅选手坦克500 Hi4-Z举办了上市发布会。
你可以说它有些不近人情,也可以说它是想抢占先机,总之这家自主品牌对外展现出的态度,无疑集中在:“2025,开年即决战。”
当然,不仅仅局限于长城,仅从最近几天诸多车企的操作来看,纷纷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祭出了新年的第一波攻势。至于最终目的,肯定是为了在一季度率先抢占先机,为后续的上扬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不然,便会像文章标题提及的那样,“一季度搞不定,全年也没戏。”
蛋糕与野心都在变大
如果要用一句话为2025年的中国车市定一个调,我会用:“蛋糕与野心都在变大。”短短九个字怎么理解?答案需要拆分来看。
首先,“蛋糕”部分,代指的便是接下来300多天,整个大盘在累计销量端将会攀升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不吹不黑,按照2024年已经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以及国家政策层面的继续保驾护航,应该在数据上会有着不错的最终结果。
譬如,不久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媒体沟通会上曾做出预测。
“2025年,中国车市整体将稳中有进,全年销量为3200万辆左右,其中国内市场销量为2600万辆左右,增速为3%。乐观估计,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1650万辆左右(含出口),增速近30%,渗透率超5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55%。”
随后,他还补充道:“结合整个宏观形势和汽车行业发展规律等,我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平稳增长的阶段。其中,新能源车仍处于积累规模效益、夯实优势的关键期。”
换言之,“油电争霸”仍会是最轰轰烈烈的主旋律。期待中,一边的碾压与另一边的垮塌,都没有那么快降临。
而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随着双方的交锋与博弈,共同促成了“蛋糕”的越变越大。顺势,弱肉强食的生存法也在不断加深。更直白来讲,身处充满荆棘的中国车市强肉吃,马太效应会再次加剧,“头部大口吃肉,尾部汤都难喝”的情况会十分突出。
由此,引出“野心”的部分。
实际上,很多读者都应该明白我想阐述的究竟是什么——目前已知部分车企2025年的销量目标。
从传言中鸿蒙智行试图冲击的100万辆,到理想的70万辆,到零跑的50万辆,到蔚来的45万辆,到小鹏的35万辆,再到小米的30万辆,光是几家主流的新势力,人人都可以说信心爆棚。
相比之下,2024年刚刚分别拿下中国汽车市场企业销冠与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冠,以及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冠,三项含金量颇高荣誉的比亚迪,在迈过427万辆大关后大概率直指500万辆。
反观另一大自主品牌吉利,完全没有遮遮掩掩,直接官宣2025年销量目标为271万辆,较2024年提升25%。其中,吉利品牌为200万辆,极氪品牌为32万辆,领克品牌为39万辆,另外2025年新能源销量目标为150万辆,对比2024年新能源总销量增长69%。
至于奇瑞,能够获悉的只有一句话,“2025年集团将继续坚持把经营质量放在首位,目标是销量增长率再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为此,抛出一个冷知识,2024年其全球共售出新车超260万辆。
而上述三巨头的火力全开,同样能够反映出目前中国车市“割裂”的现状。开篇提及的长城,包括几位国家队成员,相信2025年的销量目标也很夸张,野心纷纷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
当然,新王的登基,注定伴随旧王的落幕。合资品牌的2025年,弥漫着一种悲凉与寒冷的氛围。
正在进行中的一季度,便是最好的观察锚点。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今年的春节假期,因为横跨1月、2月的缘故,对于所有主机厂而言,都是一场“喜忧参半”的考验。
一方面,届时到店开车的客流量应该会保持上扬,对于累计订单肯定有正向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整个交付的节奏肯定会被一定程度上的打乱,而如果前两个月始终无法迈入正轨,全靠3月份去弥补,整个一季度或将凶多吉少。
不可否认,这也是撰写文章的“引子”。
由此进一步延展,如果一家车企没有在一季度打好地基,尽可能的提振内部信心,那么全年也都将陷入到苦苦追赶的节奏中。
所以,为了规避“窘境”的发生,我们能够发现从2024年年末开始,大多数不愿躺平的选手,已经提前有所准备。
更具体而言,什么限时优惠、什么现金红包、什么置换补贴、什么国补地补兜底、什么各项优惠权益好礼赠送,全部一股脑抛向持币观望的终端消费者。
据相关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不下30个品牌加入这场“抢单大战”,并且还有源源不断的后来者涌入其中。
大家的潜台词更像是:“2025年,不跟随便是死,跟随了还有活的希望。”
作为见证者,发自内心的感叹:“此刻的中国车市,绝对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片细分板块。能够在这里游刃有余的收割,抛开一些不可抗力,放到其它任何地方都将势不可挡。”
过去,总有这一种天真的声音认为,“那些主动推出中国车市的合资车企,只不是不愿意无脑的内卷罢了,更像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放弃。”但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慢慢地我们发现,在华熬不下去的它们,身处全球同样危机重重。
由此把视线重新拉回到一季度,很负责任的说,这可能是过去多年以来,炮火最为夸张的开年大战。所有参与其中的主机厂,不为别的只为能够留在牌桌上。
而徐徐拉开帷幕的2025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厮杀的强度将会与日俱增。
最后,借用比亚迪掌舵者王传福,早在2023年年的一段忠告作为结尾,“当下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一家车企在未来3-5年如果没冲上去,就没机会了。”
看着吧,马上还会倒下一批品牌……
标签: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