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水利系统聚焦水利高质量发展与水安全保障要求,以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依托,不断加大水利投入,推进水生态治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水动力”。
2024年,贵州水利投资创“十四五”时期新高,全年落实水利建设资金354.3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投资331.8亿元,同比增长7.9%。花滩子、宣威2座大型水库开工建设,建成100座骨干水源工程,新开工128个水网连通及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超额完成新建或改造1.2万公里供水管网的目标。全国首个“水文数据专区”在贵州上线,为各行业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水文数据支持。全省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46.7%,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43个县(市、区初步实现县域统管,通过企业管理的供水工程覆盖超50%的农村人口。实现水土流失图斑落地,完成西南地区首笔水土保持碳票交易。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贵州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决胜之年。贵州水利系统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为动力,聚焦贵州水网建设、“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细化措施、精准发力、抓紧抓早,全力以赴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持续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让水资源更好地服务经济、生态、民生等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展现水利新风采。
积极推进“贵州大水网”建设。贵州计划于2025年全面建成121个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121个水网连通及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新建或改造供水管网1万公里以上,力争纳入“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清单的英武、玉龙等大型水库和夹岩大型灌区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同步推进一批其他面上项目实施,确保全年完成水利投资400亿元。今年一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实现“开门红”。
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贵州将夯实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加快主要支流、中小河流、重点山洪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建设。完善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全面推进水文站网、监测、信息服务、管理四大体系建设。健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摸清各类防洪工程底数,建立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有序开展培训演练。
全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贵州今年力争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50%以上。强化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力争年底全省农村供水县域统管的县域数量占比达70%。
持续推动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贵州将强化河湖长制,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持续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用水权改革力度,加强重点河流生态流量监管。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遏制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统筹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确保今年完成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80平方公里,全省水土保持率达75.0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