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科技主题一直是证券市场的重要投资主题。香港恒生科技指数所代表的中国科技核心资产正迎来多重机遇。作为紧密跟踪该指数的投资工具,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凭借其独特的配置价值,成为投资者把握科技红利的战略选择。
中国科技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从政策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科技产业的战略地位持续强化。政策方面,自2024年“9·24政策组合拳”以来,通过科技创新再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加大对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2025年两会进一步明确“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方向,推动AI产业化、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加速落地。宏观方面,自美国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以来,全球宏观经济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元指数持续下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近期金管局通过累计超1166亿港元的市场操作稳定汇率,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流动性保障。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其中四季度单季增速提升至5.4%。今年一季度,整体数据表现良好,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的持续回暖,为科技企业的应用场景拓展和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特别是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产业趋势与政策共振,推动科技公司迎历史发展机遇。例如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在推理效率上已比肩国际头部产品,推动科技企业从算力基建向医疗、教育、智能制造等垂直领域延伸,形成“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业绩兑现”的良性循环。
恒生科技指数具备戴维斯双击潜力
聚焦恒生科技指数本身,其成分股结构兼具软硬科技的协同优势。成分股覆盖互联网平台、半导体、智能硬件、新能源车等核心赛道,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腾讯、美团、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2024年展现出强劲的盈利韧性,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观,显著优于港股市场平均水平。
估值层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恒生科技指数25倍左右的市盈率水平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33倍的市盈率水平,同时也低于及A股科创50指数估值水平,历史分位数处于低位。结合南向资金年内数千亿港元的净流入,恒生科技指数具备“低估值+高成长”的戴维斯双击潜力。
配置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正当其时
恒生科技指数ETF(基金代码:513180,场内简称:恒生科技指数ETF是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以跟踪恒生科技指数为目标的ETF,基金经理为徐猛先生。该产品成立于2021年5月18日,并于2021年5月25日上市,是当前场内规模最大、成交最活跃的跟踪恒生科技的ETF之一,同时有相应的场外ETF联接产品(A类:013402.OF,C类:013403.OF为投资者场内和场外布局恒生科技主题提供了良好的配置工具。
在政策红利释放、技术迭代加速、资金持续涌入的多重驱动下,恒生科技指数正处于战略配置窗口期。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凭借精准跟踪、高流动性和成本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布局中国科技崛起的工具化解决方案。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采用定投结合动态再平衡策略,把握科技资产从估值修复到盈利驱动的完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