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再次释放了中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持续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楼市政策不断显效。在当前呈现初步稳定态势基础上,还须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促进市场活跃度提升,推动居民购房需求释放。
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房价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价格均有积极变化。从40个重点城市监测情况看,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1.2%和4.4%。一线城市整体表现较好,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0.6%,市场交易趋于活跃。
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较大潜力待挖掘。居民对绿色、宽敞、舒服的“好房子”市场需求较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
城市更新“小切口”改善“大民生”。不仅解决了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也在改善城市环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久前,财政部办公厅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中央财政对评选出的入围城市给予定额补助。未来,城市更新将获得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重点要在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和安全发展三方面发力。要推动房地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引导房地产企业从追求规模扩张转为专注项目品质,下大力气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要建立人、房、地、钱全要素联动机制,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形成租购并举的合理布局。要改革完善商品住房销售制度,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标准水平决定房屋品质。将于5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项目规范》规定了住宅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从制度层面支撑住宅项目高质量发展。“好房子”离不开新科技,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需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积极推进全屋智能。
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既有利于去库存,也有利于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202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安排4.4万亿元,其中一个使用方向就是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各地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将充分行使自主权。收购的商品房,将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和青年公寓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发展的部署从防范风险、优化存量、优化供给等多方面发力,为今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有助于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