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车展看汽车工业新变革

pepsi 新闻 3

  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本届车展共吸引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参展国别更多,参展规模再创新高。

  “参展的车辆总数约1300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七成。”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顾春霆表示,伴随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巨变,全球汽车消费的核心市场已然转向中国,本届上海车展全面展示了世界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

  电动化补能再提速

  在汽车电动化变革中,动力电池及充换电技术创新起到了主体推动作用。本届上海车展,竞相发布的新型动力电池、超快充和换电技术不仅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补能焦虑,而且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

  宁德时代此次发布3款动力电池新品,包括“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及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骁遥双核电池和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打开了资源边界。”宁德时代董事长、CEO曾毓群表示,钠电的成熟将有效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夯实新能源基础,推动新能源利用从“单一资源依赖”迈向“能量自由”,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

  骁遥双核电池是宁德时代双核架构、自生成负极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所谓双核,也就是在一块电池里划分两个独立的能量区,两个区域不同材料组成的电芯分别发挥长处。”宁德时代国内商用车兼乘用车CTO高焕介绍,伴随双核电池出现,该公司首创的“电电增程”技术,能够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和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

  极氪发布峰值功率1.2兆瓦的全液冷充电桩,支持5分钟补能300公里续航。华为数字能源发布的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超充峰值功率可达1.5兆瓦,每分钟可补能20千瓦时电,补能效率较传统快充桩提升近4倍。

  “再快的超充也不会比换电速度更快,且换电全自动操作,雨雪天气不用下车,体验感更舒适。”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在经常使用超充的情况下,厂家能否提供8年、10年甚至更长期的电池质保,目前还有待验证。此外,超充对电力容量挑战大,要先建设储能设备,成本并不低,且从电网到储能设备再到电池的充电过程,意味着有两次电力损耗,而换电则和充电一样,只有一次电力损耗,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考虑到换电能提供更好的补能体验、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独特的能源协同价值,蔚来、宁德时代均在加速换电布局。此次蔚来推出的乐道L90,基于蔚来NT3.0平台900伏高压架构打造,支持900V快充和换电两种补能模式,3分钟即可完成电池更换。而宁德时代在车展上不仅与广汽集团达成巧克力全生态战略合作,还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

  值得关注的是,吉利控股集团在本届上海车展宣布完成旗下电池业务战略整合,正式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吉利自研、自产电池安全系统与电芯产品的合体。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目前神盾金砖短刀电池在多项性能方面已超越长刀电池,成为“动力电池的最优解”。

  智能化加绑“安全带”

  如果说电动化是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先驱力量,那么智能化则是产业变革中决定用户体验和最终胜负的关键变量。本届上海车展,智能化仍然是企业竞技的制高点。

  东风汽车集团发布了“天元智能”技术品牌。作为“天元智能”技术品牌的底层支撑,天元电子电气架构是东风汽车自研高度集成的中央智慧平台,能实现动力域、车身域、座舱域、智驾域4个区域控制的深度融合;天元OS是东风汽车面向行业开源的新一代整车操作系统,以“安全、高效、开放”为目标,致力于为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提供底层软件平台。

  华为举行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HUAWEI XMC等全新解决方案。华为车BU CEO靳玉志表示,华为乾崑智驾ADS 4采用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时代的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架构(WEWA架构,端到端时延可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30%。

  企业在发布智能化战略时更强调“安全”。今年吉利参展的主题是“全域AI,安全平权”。“对汽车来说,没有安全这个‘1’,后面有无数个再精彩的‘0’,一切都只能归零。”淦家阅解释,安全是吉利造车的初心和创新的基石,吉利造车近30年,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开发战略。在他看来,吉利对安全的持续投入,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技术领先,更希望推动全行业的安全进阶。

  “当前中国智能化已经走在全世界的前面,如何持续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标准是关键。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标准来规范市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安全是智驾和智能化发展的底线,也是企业应担负的责任。加强安全监管不会延缓或者遏制智能化的发展,反而会促使行业更健康发展。

  车展期间,华为车BU还联合中汽中心及11家车BU合作车企共同发布了安全智能驾驶倡议。“华为倡议全行业要实事求是地宣传,明确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让用户清晰地知道和理解各种车型的真实能力。”靳玉志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长远发展,不能背离安全这一初衷,安全才是真智驾。

  跨国车企按下快进键

  面对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浪潮,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全速抢跑,外资品牌与合资车企转型步伐略显缓慢。不过,本届上海车展,包括宝马、奔驰、大众、日产、通用等在内的跨国车企纷纷按下快进键。

  宝马集团携3款BMW新世代概念车亮相,并带来首发智能超感座舱和全新操作系统X两项突破性技术。“新世代将呈现一个更智能、更人性化、更负责任的未来豪华出行,是BMW品牌在设计、技术和理念上的重大飞跃。”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它拥有全新设计和划时代技术集群,采用全新设计语言、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和高度集成的超级大脑、革命性的数字化体验以及新一代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技术,将定义公司、品牌和产品的未来。

  本届上海车展,奔驰Vision V概念车和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迎来全球首秀。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表示,“Vision V概念车是全新VAN.EA纯电架构平台的前瞻之作,承载了我们对客户体验的设想,包括在电动驾驶、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娱乐系统方面的考虑,将更好地拓展兼顾未来家用和商用出行的出行体验”。

  别克发布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以“逍遥”超级融合架构一口气规划6款新能源汽车,不再是“油改电”的疲态,而是从架构到定位的彻底重构。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坦言,“这些举动承载了上汽通用在未来转型时期的所有决心,别克‘至境’将在5月到9月推出多款核心产品”。

  国外技术曾是推动中国汽车行业起步与成长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中国本土技术快速突破及智能电动化供应链的崛起,使得跨国车企开始主动拥抱中国创新力量与供应链,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向“技术输出”的角色反转。

  宝马拥抱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奔驰牵手Momenta,上汽奥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与合资车企主动拥抱中国创新力量与供应链,“外资车企+中国科技”的深度协同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超级CP”。

  “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彰显,并在新世代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齐普策告诉记者,“宝马将携手本土更多顶尖科技企业,加快构建汽车生态系统,以本土研发反哺全球体系,为客户切实创造价值。”

  今年上海车展,首次设立了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科技公司及供应链参展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这体现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时代,科技与汽车的深度融合在进一步加速。而跨国车企主动拥抱中国创新力量与供应链,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正从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德国汽车专家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提醒:“如果我们的汽车业想要重拾昔日的辉煌,就必须变得更加‘中国’。”

张紫祎

标签: 电池 中国 宁德 车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