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礼包”让敢闯敢试创业者底气更足 多举措精准发力稳企业

pepsi 新闻 4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四个稳”的工作要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这是中央首次将“稳企业”明确列入经济工作重点。

  作为民营经济总量连续多年领跑全国的省份,广东的民营企业面临哪些发展困境?地方政府如何精准施策助企纾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又有哪些创新举措?

  2024年,深圳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就有56.2万户,平均每月新增经营主体近5万户,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在深圳开办企业越发便捷。

  2025年,深圳提出为小微科创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办公空间,各区都有新动作。宝安区,最新发布了17800平方米的无忧空间和390多个梦想卡座,向入驻企业提供3到12个月的“零租金”的办公用地。

  “零租金”政策刚发布一个月,这里就入驻了8家公司。每家公司都有“绝活”,钱灵惠研发的这款会唱歌的卡片已经小规模量产,张宇诺开始为公司的机器人做产品验证,陈宇华团队做的半导体正在和一家行业内的大公司谈合作。不仅有办公室,旁边还有融资路演厅。

  屋子不大,作用可不小,大规模跟投资人的见面会每周有一次,小规模的见面会几乎天天都有。

  当然,作为小微科创企业,在深圳能享受到的“新手福利”远不止这些。资金上,可以申请最高8.5万元的各类创业补贴,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研发上,可以使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上,可以打折购买政府的算力服务。深圳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扶持与资源供给,为小微科创企业构筑起创新沃土。

  “会赚钱的机器人”是怎样炼成的

  创业“礼包”让敢闯敢试的创业者有了底气。还有句话讲“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如何打通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深圳给出了答案。

  在深圳宝安机场的国际货站,一家机器人企业正在调试他们的机器手,测试这款机器手产品是否可以在机场货物分拣场景中使用。

  在深圳,科技型民营企业占比超过70%。他们普遍面临一个问题——缺少实际应用场景的验证。研发方向容易偏离市场需求,技术改进也缺乏有效数据支撑。

  2025年3月初,深圳宣布开放30个国资场景给人工智能方面的企业,已经帮助109家企业对接成功。这家公司也想进入国资场景,提出申请后的第3天,就得到了通知。

  两个多小时的准备后测试开始了。测试的内容是机器手臂与叉车的配合,叉车移动货物,机器手监测到有小型包裹出现在视线范围内后,就要完成移动小型包裹的指令。

  指令虽然完成了,但宝安机场物流系统高效运转,需要机器臂不仅能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更要具备快速响应和多工况适应能力。目前的技术水平与这些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好在现场国资委工作人员的话让这家机器人公司吃了颗“定心丸”。

  深圳市国资委战略发展研究处副处长兰涛介绍,如果这边机场的场景不是特别适合,他们还可以给企业提供像地铁、公交这样的场景。创新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场景和机会,这是企业的生命力。只要民营企业愿意来,他们就可以提供机会。

  在深圳,这只是个开始。继首批30个应用场景成功对接后,深圳国资系统正在全面梳理市属国企200多个潜在场景。第二批50个精选场景即将推出,为更多民营企业提供宝贵的实测机会。

  从“落脚”到“扎根”如何解好“用人”难题

  解决企业痛点,深圳给出的答案从来不只是“给政策”,更是“给机会”,把整座城市变成创新产品的试验场。但真正要让企业心无旁骛搞创新,关键还要解决人的问题。降低闯荡深圳的“第一道门槛”,让人才扎根无忧,让企业用人放心。

  在深圳北站出站口,醒目的位置放着这样一块易拉宝,上面罗列着深圳市为前来求职大学生提供的各项住房支持,包括短租服务、租房折扣等。其中,“15天免租金”的政策吸引了不少刚下高铁的求职者。

  梁冠铿申请到的是一个单人间,30平方米左右,配有衣柜、独立卫浴,以及冰箱、空调等基本家电。

  深圳这样的15天免费住活动将分批滚动提供超1万套房源。截至4月28日,活动累计报名超2万人,服务近8000名毕业生。

  “引人”只是第一步,深圳的“留人”效率同样高。

  落户深圳要多长时间?最快24分钟。深圳的“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已经打通发改、公安、教育、人社等多个部门数据。

  成功入户就可以享受深圳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政策保障,就近入读公办学校、符合条件还可以申购保障性住房、大学生还有最高10万元的入户补贴等。

  2024年,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再创新高,突破2.5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九成。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攀升至42.3%。这片创新沃土上,每个奋斗者的小愿望都在生根发芽。

标签: 深圳 企业 场景 万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