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工具箱 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pepsi 新闻 7

  财经4月23日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4月23日,人民银行举行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国家外汇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陈之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苏赟围绕《行动方案》一系列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陆磊在发布会上表示,以这两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行动方案》着眼于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类主体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五方面举措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是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扩大国际贸易合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

  陆磊表示,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外部挑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不断提速,对跨境金融服务提出更高层次和更多维度的需求。企业对外投资从单一贸易向产业链布局延伸,企业全球化从单一市场转向多区域协同,这要求金融服务网络同步跟进,针对不同市场特征和金融需求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人民银行会与相关部门共同打通堵点,破除痛点。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形成了《行动方案》,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陆磊在发布会上指出,上海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桥头”。《行动方案》推出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形成赋能企业“走出去”的强大支撑体系,有利于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更好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陆磊介绍,《行动方案》包括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三个部分,涵盖五个方面:一是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便利企业全球资金管理。具体包括优化外汇业务管理模式和展业流程;完善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体系;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及应用场景;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二是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具体包括提高外汇风险管理与应对能力;开发多样化的汇率避险产品和服务;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三是强化融资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投融资。具体包括集聚跨境银团贷款中心和业务;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开展贸易再融资业务;拓展境内外双向融资渠道;运用区块链技术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便利融资租赁公司等资金跨境融通。四是加强保险保障,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具体包括加大对出口企业的保险支持力度;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服务能级;提供高质量再保险服务。五是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全球配置能力。具体包括增强重要金融平台配置全球资源功能;提升全球资产管理便利化程度;完善各类综合服务平台功能。

  “以《行动方案》出台为契机,中国人民银行将不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工具箱。形成更加适配外向型经济的金融体系。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陆磊表示。

  四方面亮点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本次《行动方案》立足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这是‘走出去’企业的核心诉求,以业务流程优化和技术赋能为支撑,兼顾效率、安全,有四个方面的亮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发布会上表示。

  一是多项政策先行先试。《行动方案》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便利化举措,为在其他地区布置推广提供上海经验。王信介绍,试点通过在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再融资,可助推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题,盘活内外贸资产,鼓励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此外,《行动方案》还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提升企业集团财政中心等总部经济能级,有利于为企业财资管理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助力企业集团提高对其全球资金管理的效率,保障资金的安全。

  二是优化业务流程。《行动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流程优化的措施,力求为走出去企业构建一个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金融服务环境。如优质客户可以免于逐笔的审核单证,在银行凭交易就可以办理直接办理业务。完善上海自贸区全功能资金池跨境资金调拨,鼓励银行逐步实现资金跨境支付自动化处理,延长对重点企业集团跨境资金池等业务的服务时间,实现全球资金实时调拨。优化外债登记管理和跨境担保流程,支持开展银行贷款份额跨境转让试点,有效满足境内企业海外项目建设、跨境并购等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三是创新产品和服务。《行动方案》针对企业融资、外汇风险管理等多个场景进行产品创新。《行动方案》支持银行不断增加境内市场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种类,开发汇率避险专项担保产品,由财政提供担保费补贴。。《行动方案》还支持具备条件的银行,参照国际惯例,探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非居民并购贷款服务,将贷款金额放宽至并购交易价款的80%,期限延长到十年。

  四是数字化赋能。《行动方案》将显著优化走出去,企业跨境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环节的业务效率与体验。如鼓励银行开展对个人、企业的数字身份跨境和电子识别,有助于扩大跨境收付业务中的数字化服务覆盖面。支持金融机构依托“航贸数链”等落地应用,通过电子单证上链存证和交叉匹配等方式,为链上主体开展贸易结算、贸易融资、跨境保险等提供辅助验证。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工具箱,以有效地支持企业走出去。

  加快推进《行动方案》落地落实

  谈及后续上海市推进《行动方案》落地的计划和安排,吴伟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推进《行动方案》的落地落实,充分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持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加快政策落地落实。吴伟透露,在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中,形成了上海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定期调度机制,组建了包括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组成的工作专班;组建了由上海全市主要金融机构专业人士参与的专家人才库。后续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强化上下贯通、条块协同。加快各项创新举措的落地,形成一批创新产品案例。

  二是做细做优服务,更好地服务企业走出去的需求。吴伟表示将在近期举办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推进大会,启动覆盖上海全市16个区的“百园千企送金融”活动,组织金融机构深入园区楼宇,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精准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将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包”,整合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解决方案。“服务包”将根据企业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组合和专业化服务团队,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最适配的服务。

  三是加强自主制度保障,放大金融的护航力度。将持续完善金融立法、监管、纠纷解决等机制,为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此外,吴伟称还将发挥金融机构对专业服务业的龙头牵引作用,整体带动法律、仲裁、会计、审计等专业服务机构一起走出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服务合力,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行稳致远。

  吴伟表示,下一步将坚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上海跨境金融服务能级再上新台阶,向世界展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开放包容特质,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中更好体现上海的担当。

标签: 跨境 金融服务 上海 企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