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提速护安澜

pepsi 新闻 8

  江河纵横,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水利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之上,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实现稳中有增。前3个月,全国实施各类水利项目2.16万个,其中新开工水利项目6034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88.1亿元,同比增长2.9%。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今年,水利部聚焦国家水网建设、“两重”水利重大项目实施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部署,全力以赴抓项目、筹资金、稳规模、促就业,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程建设开局良好

  随着天气转暖,河北涿州北拒马河调蓄工程加紧施工,确保工程主体结构在今年汛期前完工。该工程总库容达1.16亿立方米,滞洪容积7000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有效提高涿州防洪能力。

  前不久,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输水主隧洞也传来捷报——累计掘进突破4000米,完成总工程量近80%,距全长5085米的目标仅剩1000余米。这标志着出口段主隧洞施工正式迈入攻坚冲刺阶段。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两大国之重器隔空“牵手”,对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潜力、增强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进一步提高北方受水区的供水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引江补汉、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引江济淮二期、贵州花滩子水库等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加快建设,农村供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型灌区、水生态治理保护等中小型工程同步推进。

  与此同时,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去年同期。一季度,新开工黄河干流青海段治理、嫩江干流补充治理、浙江老石坎水库扩容、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等8项重大工程,总投资规模达437.3亿元,同比增长27.8%。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就业作用持续发挥。一季度,在建水利项目吸纳就业6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54.3万人;累计发放就业人员工资67.5亿元,其中农村劳动力工资52.4亿元。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今年以来,水利部积极争取财政对水利建设投入的同时,打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社会资本‘组合拳’,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介绍,一季度,全国水利建设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88.6亿元、同比增长37%;落实银行贷款414.1亿元、同比增长38.5%;落实社会资本372.8亿元、同比增长33.2%,特别是落实民营资本31.3亿元,是去年全年引入民营资本的一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张祥伟表示,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投资需求大,将持续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千方百计落实水利建设投资。

  粮食基础不断夯实

  灌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一季度新开工8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大型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占一半。“这些工程的实施,将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59万亩,提高农业用水保障能力和灌溉效益,对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张祥伟说。

  在安徽,江巷灌区先行建设工程——渠管道穿越合新高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江巷灌区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惠及苏皖两省,是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有效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大型灌溉工程。工程建成后,灌区将采用“监管运”一体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驷马山工程保障粮食安全、抵御旱涝灾害的重要作用。

  在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也迎来关键节点。截至目前,本年度开工的第一批项目已完成16.25公里的渠道土方清基,正在进行坡面修整、渠坡苯板铺设及混凝土浇筑,计划于4月22日前完成渠道水下部分施工,保障渠道春灌顺利通水。

  据了解,宁夏青铜峡灌区,灌溉面积506万亩,是全国6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粮食和优质农产品重要产区。通过改造灌排设施、新建调蓄工程、数字孪生灌区建设,进一步提高灌区灌溉保障能力,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灌排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抵御干旱、洪涝灾害的能力有效提升,夯实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副司长许德志介绍,2024年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特别是去年中央加大投入力度,支持1000多处灌区进行现代化建设与改造,耕地灌溉面积发展到10.8亿多亩,灌排条件大幅改善,灌区亩均产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到2倍,是旱地的2.5倍到3倍。

  眼下,全国春灌正大面积展开。今年以来,不少灌区充分利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成果,通过信息监测感知,优化调配水资源。比如,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实现5分钟生成未来10天灌溉调配方案,放水调度时间大幅缩短;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灌区形成“水库+骨干渠道+数字孪生+高标准农田”一体化灌溉模式,实现按需适时适量自动精准灌溉,亩均灌溉用水可节约5%以上。

  许德志说,今年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又被列入水利领域“两重”实施方案予以重点支持,《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35年耕地灌溉面积发展到约12亿亩的目标有望加快实现,大中型灌区粮食安全主力军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持续加大建设力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展望全年,陈敏表示,将以“两重”水利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推动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一方面,压茬推进今年计划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及时解决项目立项审批难点问题,力争多开、早开;另一方面,根据前期工作进展,第二季度力争再开工一批项目,如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湖南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二期工程等事关流域防洪安全的标志性工程。

  加快在建重大工程建设进度。当前,我国已进入汛期。记者从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根据气象水文分析预测,今年珠江流域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截至4月16日,龙滩、百色、大藤峡等流域骨干水库已腾空42亿立方米库容迎汛备汛。要加快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重庆渝西水资源配置、引江济淮二期等一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推动工程尽快建成发挥效益。健全水利工程实施和质量监管机制,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履行工程建设管理首要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强化在建项目安全度汛管理。

  针对健全重大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尤为关键。陈敏表示,要充分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中央资金的带动作用,深入挖掘项目盈利潜力,更大力度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银行贷款、央企国企民企等投入,推进REITs、企业债券等发行,多渠道落实水利建设投资。同时,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加快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落实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鼓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完善工程管护机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工程标准化管理,推动工程顺利建设、安全良性运行。

张紫祎

标签: 水利项目 水利建设投资 精准灌溉 两重 十四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