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6日,现货黄金经历短暂回调后,再度刷新价格纪录,首度站上3300美元/盎司。金价震荡走高之际,商业银行再度出手调整黄金积存业务(也称“积存金业务”认购起点金额门槛。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频繁调整积存金业务,特别是从3月份至今,已有超过5家银行宣布调整积存金起购金额,涉及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
银行密集调整积存金起购门槛,从侧面反映出银行渠道黄金投资的热度。除了积存金业务,“黄金+”理财产品的营销也借势升温。
招商银行
年内已三度上调
4月15日,招商银行发布关于贵金属业务调整通告,近期黄金价格呈现较大幅度波动。根据黄金积存业务相关监管规定,该行将对零售黄金账户业务进行调整,自2025年4月21日(周一起,黄金账户活期及黄金账户定投按金额认购的起点由750元调整为800元。
据悉,这是招商银行年内第三次上调积存金的认购起点金额。此次调整后,该行的黄金账户活期买入起点及黄金账户定投起点从650元调升至800元,调整幅度超过20%。
招商银行进一步提示,黄金价格可能因突发政策、市场情绪变化或国际事件等因素出现短期剧烈波动,进而导致黄金账户持仓市值快速变化。若出现境内外黄金价格波动剧烈的情况,投资者提交交易时刻的买卖金价可能与最新金价产生较大偏差,从而导致交易无法达成。请投资者关注市场行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
据记者梳理,自3月份以来,已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东莞银行、四川天府银行等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起购门槛。调整后,这些银行积存金业务的起购门槛在750元至1000元不等。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理财师姚旭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银行近期上调积存金业务起购金额的举措主要基于以下考量:风险管理方面,面对金价持续攀升,银行通过提高投资门槛,有效抑制小额投资者因市场短期波动而产生的非理性交易行为。合规经营方面,随着金价持续上涨,适时上调起购门槛既确保业务开展的合规性,又向投资者传递了审慎投资的理念,引导市场参与者理性看待黄金投资的价值与风险,避免盲目跟风可能带来的损失。
银行借势营销
“黄金+”理财产品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震荡走高。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记者发稿,COMEX黄金价格年初至今涨幅超过25%。
实际上,除了积存金业务,“黄金+”理财产品也成为银行借势营销的产品之一。中国理财网公开信息显示,截至4月16日,产品名称中带有“黄金”字样的理财产品共有63只,其中44只产品处于存续状态,19只产品处于待售状态。发行机构涉及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等。
例如,招银理财于4月16日发布产品营销信息,推荐其旗下“黄金+”稳金系列产品和黄金结构性理财产品。据了解,“黄金+”稳金系列产品的资产配置结构策略为“固收+黄金+中性”。其中固收类资产配置比例为85%,7.5%资产配置于量化中性策略,7.5%资产配置于黄金ETF、挂钩黄金的场外期权等。
姚旭升表示,判断后市金价走势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短期内,黄金价格可能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从中长期来看,黄金基本面或依然坚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各国央行购金需求等因素将持续为金价提供有力支撑。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则表示,银行调整积存金起购门槛是市场波动与合规驱动的必然结果,投资者需警惕短期高位震荡风险,从长期资产配置视角理性参与,并结合自身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动态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