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掀起的关税战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美股、美债、黄金,包括全球其他股市都出现了较大波动。如何评估和应对关税战“黑天鹅”?
天弘指数与数量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洪明华在《情投E合》直播间分析了关税战的深层动因、对不同行业的基本面影响,以及市场主线后续是否发生变化、投资中如何应对各类黑天鹅。
一、关税战深层动因:推动制造业回流矛盾重重,更像要价手段
问:美国掀起的“关税战”,把关税水平推高到了100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怎么理解这背后的动因?
洪明华: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与关税战的逻辑看似清晰,但背后存在多重矛盾与潜在风险。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的动因:
当前,推动制造业回流已成为美国两党罕见的政策共识,其核心诉求集中于多重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重塑制造业版图缩减贸易逆差、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缓解贫富分化矛盾,以及强化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不过,政策实施中亦暴露出深层矛盾与执行短板:
投资落地效率待考:部分项目因成本高企、供应链配套不足等问题出现进度滞后。
贸易失衡矛盾加剧:尽管制造业回流政策持续推进,美国贸易逆差规模却从2010年的0.65万亿美元攀升至2023年的1.06万亿美元,显示单纯依靠产业回迁难以破解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结构失衡问题。
产业地位相对弱化: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下行,从2010年的11.9%降至2023年的10.2%,反映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仍在弱化,政策未能有效扭转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整体而言,关税战的内生矛盾明显:短期面临就业提振与结构性成本困局,同时面临关税政策的反噬与通胀压力,此外,全球产业链重构存在现实阻力。
问:怎么看关税战后续的发展?是长期实质性落地,还是说更多的是一个谈判要价手段?
洪明华:关税能否正式落地并长期实施,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经济成本制约:摩根大通公司发出重磅预警,预计在特朗普政府本周宣布的关税政策重压下,美国经济今年将陷入衰退,同时失业率将升高至5.3%,企业界和选民的压力可能部分关税回调。
政治周期博弈: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若持续至2026年,势必将影响2026年中期选举。
综合看,目前关税战很有可能是一个谈判要价手段。
二、关税战影响:避险情绪升温,大科技板块影响不一
问:虽然关税战的演变及最终影响还难以准确分析,但对金融市场影响已经体现,能否简要分析。
洪明华:整体上此轮关税战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上Risk OFF。风险资产遭受抛售部分呈现流动性危机,同时安全资产受到追捧。
风险资产遭遇抛售潮:2025年4月7日,全球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加密货币市场也遭重创,比特币24小时内暴跌9%,以太坊跌17%,引发44.6万投资者爆仓。
传统避险资产受追捧。中国国债收益率也快速下行,十年国债回到1.63%。投资者转向防御性资产,全球债券基金单周净流入规模创2020年以来新高。
股票市场分化较大。A股这边出口依赖型行业重挫:电子制造、纺织服装板块单周跌幅达20%-30%,部分果链企业估值回调至历史低位。内需板块韧性凸显:政策支持的基建、消费板块获资金流入,特别是农业板块逆势上涨。
问:科技板块后半周表现突出,怎么看待关税战落地对泛科技板块的基本面影响?
洪明华回答:一般认为,大科技板块可以分为TMT(通信、电子、计算机传媒、AI,包括高端制造、军工以及生物医药等。这其实是比较宽泛的概念,需要逐个行业进行分析。
电子行业,消费电子中果链相关公司对美国出口的占比普标较高,个别公司占比超过70%,这类公司在此轮行情最为受伤,不少公司前期出现3个跌停了。而半导体公司中,不少公司直接受损相对较少,比如半导体设备,大部分公司主要是国产替代的逻辑,在中国反制对美国加税过程中,其实是受益方,此轮行情中相对抗跌。
计算机,涉及到对美出口的公司占比很小,个位数,大部分个股其实更多的是信创的逻辑,我们也可以看到相对反弹较好,比如国产操作系统龙头等个股甚至一定涨停。
通信,部分英伟达产业链的公司受到较大影响,比如热度较高的光模块,近期也是跌幅较大;而像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反倒作为避险资产有不少涨幅。
传媒,绝大部分公司都没有对美出口业务,大部分都是国内业务。其中出版板块,特别是教育传媒,面向的主要是国内K12教育,在这轮行情中也相对抗跌,股息相对较高个股甚至在避险情绪下上涨不少。
三、科技板块依旧有望成为年度主线之一
问:最近市场波动比较大,大多数投资者关注市场何时见底,您怎么看?
洪明华:底部信号已经出现,但市场底仍需时间验证。主要有几方面信号:
政策托底力度空前:中央汇金首次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协同中国诚通、国新控股等央企投入超800亿元增持ETF及股票资产,叠加央行承诺无限额再贷款支持,形成“政策工具—资金渠道—市场操作”闭环。这一系列动作释放了明确的政策底信号,短期流动性压力显著缓解,市场恐慌情绪得到初步遏制。
增量资金入场预期升温: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预计释放约1.66万亿元长期资金,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险企已表态加仓高股息资产(如长江电力、中国神华。此外,社保基金减持新能源后的资金可能转向低估值蓝筹,进一步强化市场底部支撑。
短期大跌之后反弹动能:部分前期跌幅较大的果链纷纷打开跌停板,从短期技术指标看,不少个股已呈现超卖,聚集了较多的反弹动能。
如果要确认市场底部,我们认为有如下两个核心条件:
一是经济数据与政策协同发力:一季度GDP及工业增加值数据(4月15日公布若超预期,或高层会议释放更强内需刺激信号(如消费补贴、房地产支持政策,将强化基本面改善预期。当前市场对政策落地的迫切期待,可能通过“预期差”形成反弹动能。
二是外部风险阶段性缓和或市场钝化:若后期中美启动谈判,或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企稳反弹,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修复。另外如果中美关税战没有转机,但市场在中国对美反制加征34%关税时情绪已经达到极端,后续即使再加征关税,影响趋于钝化。
综上,我们认为当前底部信号部分已现,可以稍微积极乐观一些。
问:从行业表现比较来看,关税战之后,食品饮料等内需板块相对抗跌、红利板块也表现相对较好。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未来市场风格是否会切换?
洪明华:食品饮料抗跌的核心逻辑在于对美出口依赖度极低,供应链本土化程度高。例如白酒龙头贵州茅台海外营收占比不足5%。这种结构性特征使其免受关税直接冲击,叠加消费场景内需化(如宴席、商务活动,成为资金避险首选。另外政策红利驱动内需预期强化,4月政治局会议临近,预计将加码消费刺激(如生育补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直接利好食品饮料、家电等板块利好相关消费板块。
红利板块表现也相对较好,主要受益于高股息,在风险利率较低的大背景下,红利资产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是否是风格的切换,现在还比较难以确认,需要继续观察。但从配置的角度看,建议采用杠铃策略比如科技+消费,科技+红利等,同时配置一些短期表现较好且有逻辑支撑的红利资产+消费资产,同时也配置去年0924以来市场主线的科技资产,这样既有进攻性,同时又具有防御属性。
问:关税战之前,普遍认为大科技板块是今年的年度主线。关税战之下,也越发凸显了自主可控领域的重要性。往后看,科技板块是否还有望是今年的年度主线之一?
洪明华:虽然关税战带来了短期冲击,但科技板块凭借政策扶持、技术突破和产业周期共振,仍是年度主线。
先进生产力政策加码:中美科技竞争加剧背景下,国产替代成为国家战略核心。美国对半导体设备、EDA工具、先进制程芯片的出口管制(如限制HBM、DUV光刻机等,倒逼国内加速技术突破。国内大基金三期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持续落地,同时《并购六条》《科八条》等明确支持科技企业并购整合,强化产业链协同,支持科技企业通过并购等外延式成长的方式来做大做强主业。
技术突破:国内在多个前言领域实现突破。除了DeepSeek,AI芯片方面,华为昇腾芯片昇腾芯片突破7nm制程,进一步缩短与海外技术的差距;智能驾驶方面,以新势力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普遍采用端到端的技术,L3高阶自动驾驶有望年内上路;机器人,跟海外第一梯队并跑,同时亮相春晚;六代机,中国全球首发。中国在多个前沿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多个领域已经从过去的“跟随者”变成”挑战者“。
产业周期:AI产业链中,国产算力正迎来告诉发展期,AI应用受益于AI算力成本的大幅下降有望在2025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端侧AI硬件(如AI手机、机器人出货量增长可期;半导体行业正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2024年全球/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速预计达19.1%/18.3%,2025年多家专业机构预计增速超过两位数;计算机领域,地方化债有望拉动收入提升,信创资金来源改善,景气度有望好转。
综上,在政策、技术突破和产业周期的共振下,科技主线大概率仍是2025年的主线之一。
四、黑天鹅频飞,投资中如何应对?
问:虽然投资者对特朗普加征关税这件事有所预期,但是对加征的幅度普遍没有预料到。类似这类黑天鹅事件,我们作为普通散户如何应对?
洪明华:建议投资者一定要做好分散投资。
一方面是时间上的分散,大家可以选择定投的方式,按日度、周度或者月度进行定投都可以。
另一方面是投资标的的分散。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配置多种投资标的。比如科技+红利,毕竟现在无风险利率很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1.6%了,红利资产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另外再科技赛中也可以分散标的,比如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等等。
另外也建议大家拉长投资期限,短期收益受到太多因素干扰,随着投资期限拉长,投资的胜率在持续上升。
最后提醒大家,科技赛道的波动实在太大了,千万不要一下子把所有资金都投入进去(all in,这样做风险非常高。希望大家都能合理规划投资,在获取收益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
问:之前一期直播里,我们提到投资大科技板块,可以有一部分底仓、一部分偏灵活的短线操作仓位。但实际投资中,经常有时候偏短线操作仓位也被套了,这种情况下一般该如何应对?有些普通散户的心态可能是,既然被套就不动了,躺下装死。
洪明华:推荐根据估值、基本面、市场拥挤度等因素等仓位进行动态调整,比如在去年6-7月份时,半导体估值不高,基本面持续好转,应该敢于逐步逆势加仓;而在10月,交易量快速上升,情绪高涨时,此时敢于逐步止盈。但不太建议投资者进行过多的短线操作。
如果实在想要短线操作的话,建议实现定要策略,比如:
设定止损位:按买入价10% - 15%设止损,以防损失扩大 。
谨慎补仓:不要在大跌之初就快速补仓。可以在确认基本面未恶化,股价企稳时适当补仓摊低成本。
波段操作:有技术基础时,高抛低吸,参考均线、成交量与技术指标把握买卖点。
调整心态:别“躺平装死”,这会被动承受亏损。应保持积极,关注板块动态,如企业业绩、研发及政策变化。
整体而言,还是建议拉长投资期限,采取定投等方式提升投资胜率。
风险提示增加: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定投非储蓄,不代表一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