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4月15日讯(记者 段思琦今年4月是第37个爱国卫生月,全国爱卫办开展了以“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4月14日,国家卫健委就介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爱卫月将卫生城镇的创建调整为健康城镇的创建,要积极推动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同时要积极推进基层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建设,让爱国卫生运动更加的贴近群众。
爱国卫生运动5年来成效显著
全国爱卫办常务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庄宁介绍,自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印发实施以来,围绕各项重点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群众健康意识更强、城乡人居环境更美、健康服务更优、健康治理更好等方面。
据介绍,通过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使“每一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2019年的19.17%提升到了2024年的31.87%。
在城乡人居环境方面,通过推广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强化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持续改善群众身边环境。2024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左右。
在健康服务方面,通过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聚焦儿童青少年、妇女、职业人群和老年人,强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加强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处置,推动慢性病早诊早治,疾病防控能力持续提升。重大慢病的过早死亡率从2019年的16.5%下降至2023年的15%。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和联动,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健康中国建设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加强健康科普,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健康环境,促进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庄宁如是说。
爱国卫生运动正深度融入基层
保障14亿多人的健康,有医疗卫生的“小处方”,还有社会治理的“大处方”,爱国卫生运动正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在会上介绍,江苏苏州,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升级为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95%以上的社区(村建有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当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09年的15.3%增长到目前的43.03%,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提升到85.21岁 。下一步将持续在“均衡、可及上”下功夫,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坚持把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基层首诊率达到七成,在滨州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峰介绍,当地从社区、单位和个人等层面进行全员发动,助力城乡公共卫生安全,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享有”的大健康格局。
海南省将爱国卫生工作与健康海南建设融合推进,聚焦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肝炎、重型精神疾病等慢性病,建立一套“筛、防、治、管”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也率先实现了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省级全覆盖。开展老年人认知康复数字疗法的试点项目,完成了6.6万老年人认知障碍筛查。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李文秀介绍,当地还建设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5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开展77项医疗新技术填补省内空白,基本实现“小病不进城,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大病不出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