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召开

pepsi 新闻 14

  财经4月14日讯 4月11日,由普益标准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的“第十三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在成都圆满落幕。

  第十三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聚焦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热点问题,把脉政策动向,前瞻行业大势,共话中国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新格局与新征程。本届论坛邀请到重量级嘉宾分享精彩观点,在聚焦国家战略布局、产融协同创新、数字赋能发展、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升级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合力助推中国资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普益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翟立宏教授在欢迎致辞中表示,资管新规后的“二次转型”成效显著,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容与结构深度调整并存的态势。进入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突破30万亿大关。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强大韧性,也体现了其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的发展潜力。

  中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党贵在主题为“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理财公司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理财公司谱写“五篇大文章”现状:绿色金融方面,理财产品体系不断完善,理财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普惠金融方面,理财公司持续让利于民,积极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养老金融方面,养老理财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有力支持第三支柱建设;在科技金融领域,理财做出了积极探索,但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数字金融领域,积极探索推动经营模式转型,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未来理财公司需在渠道建设、产品研发、资产配置等方面持续发力来做好“五篇大文章”,一是创新开发智能投研,为资产配置策略提供支持;二是完善智能客服系统,逐步实现全渠道生态融合;三是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细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四是提升风险监测能力,打造全流程智能风控体系。

  兴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嵩在“立足长远,打造价值型银行理财”的主题演讲中表示,理财行业经过1.0、2.0转型阶段,正在向3.0多元化阶段转型,着力破解理财行业被“定义”的局面。理财公司要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应对,坚持长期主义,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要真正从产品布局和资产配置多元化入手,推动构建多元化、差异化、可持续的理财业务模式,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探索:一是积累更强的能力,构建“投研、风控、科技、服务”四位一体的资管能力体系,将各项能力建设落脚到客户服务层面,提升客户体验,创造多元价值,真正实现行业的转型;二是汇聚更多赋能,与业务链条上的各方协同配合,积极融入投行生态圈、财富生态圈、投资生态圈和客户朋友圈,为行业转型升级蓄势赋能;三是创造更多的收益,在短期与长期的冲突中,秉承长期主义的理念,坚持“适当性、适销性、适配性”的理财服务基本原则,确保产品创设、发行和管理的全流程符合客户利益、监管要求和政策导向,为客户创造持续、稳定的收益。

  浦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卫海在主题为“以‘智’为翼,浦银理财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的演讲中指出,当前资管行业呈现两大趋势:一是科技创新提供了多元化的资配方向,具体表现为科创债工具不断丰富、科创企业股权回报可观及在非标端,聚焦并购融资、产业链整合等差异化需求成为新的发展空间。二是数字化转型成为资管行业保持竞争力的必行之举,人工智能在服务运营、数据分析、客户触达等方面潜力显著,但银行理财面临负债端类固收属性与初创型科创企业权益融资需求的错位,提升产品的多样化、客户的陪伴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金融大局,依然任重道远。

  信银理财总裁董文赜在发表“拥抱变革 向新求质——共赴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主题演讲中,以“新挑战、新趋势、新未来”为核心分享行业思考。当前行业面临两大新挑战:一是金融大周期加速演进,低利率时代渐行渐近;二是客户多元化需求增长,投顾服务能力尚欠缺。基于客户偏好、投研能力及牌照优势,董文赜提出银行理财将成为“固收产品的重要供给者”和“含权产品重要供给者”,既要巩固低波稳健产品优势,也要积极布局固收+及含权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在新趋势层面,一是立足客户需求,夯实高质量发展新起点;二是“四维九度”投研体系,搭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三是贯通“六位一体”,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机制;四是着眼数智赋能,打造数智化营销中台,且全面启动人工智能+计划;五是践行“国之大者”,围绕产品端、资产端、普惠金融及数字金融,推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需求,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张鹏军在主题为“智领养老解决方案,共创养老金融新篇”的演讲中指出国际养老金融呈现三大趋势:一是退休后生活年限越来越长,且中国女性面临更高的养老挑战;二是养老金投资责任逐渐转向个人承担;三是养老组合增加权益资产以应对多重风险。在实践层面,贝莱德建信理财引入海外经验,洞察养老金融趋势,践行金融科技赋能,共建养老金融生态,并持续在养老理念推广、养老投资服务、产品创新迭代等方面进行深刻探索。张鹏军指出,为应对长寿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需用数据破除认知迷雾、借科技跨越投资鸿沟、推动养老金融从国家责任转向全民共建。

标签: 金融 养老 发展 客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