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应用

pepsi 新闻 22

我国自主研发“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应用-第1张图片-芙蓉之城

感谢热心读者提供的线索。

近日,据权威媒体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机器人已实现大规模应用,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这一技术突破由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主导完成。

以中俄东线工程为例,该工程的管道口径为1422毫米。传统人工焊接每道焊口需要7个小时,而使用机器人后仅需1小时。在平原地区,施工效率提升约7倍;在山地地区,效率提升约4倍。此外,机器人采用100%实心焊丝,确保环焊接头性能达到最优水平。

目前,“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机器人不仅在国内多项重点工程中广泛应用,如中俄东线、西气东输三线和川气东送二线等,还获得了国际知名企业的认可,例如法国某能源公司和沙特某石油公司,并成功应用于东非原油管道及沙特相关管道项目。这套机器人系统成功克服了山区施工的技术难题,突破了国内外30°大坡度山地连续焊接的瓶颈,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长输管道建设从“手工半自动焊”向“机器人自动焊”的重要技术跨越。

在“十四五”规划实施前,我国油气管道焊口主要依赖手工焊和半自动焊,占比高达80%。这种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施工成本高、焊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为此,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率先在行业内提出“四全”管道焊接检测理念,并设立了15个重大科技专项,最终研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技术装备系统,并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3日的一场发布会上,这套“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技术装备系统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长输管道建设领域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标签: 新闻资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