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白居易与元稹“换小妾”谣言真相

pepsi 历史 12

在历史长河中,白居易元稹作为唐代文坛的双子星,其深厚的友谊与卓越的文学成就备受瞩目。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却流传着二人“换小妾”的离奇说法,这一谣言不仅损害了两位诗人的声誉,也误导了大众对历史真相的认知。

所谓白居易与元稹“换小妾”的说法,主要源于一些网络文章对历史记载的错误解读和臆想。部分作者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不惜歪曲历史事实,将元稹与白居易之间的正常交往添油加醋,编造出如此荒诞不经的故事。

从历史记载来看,元稹与白居易相识于贞元十九年(803年),二人同年登科,从此结为终生诗友。他们一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在文学创作上相互切磋、相互发。在生活上,他们也彼此关心、相互扶持。元稹曾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被贬江陵,白居易多次写信安慰他,并为他鸣不平。元稹在江陵病重时,白居易还寄去药物和钱财,帮助他度过难关。这种深厚的友谊,是基于共同的文学理想和人生追求,绝非那些谣言所描述的龌龊之事。

拨开迷雾:白居易与元稹“换小妾”谣言真相-第1张图片-芙蓉之城

事实真相:友谊纯粹,绝无此事

元稹的婚姻与情感生活

元稹一生有妻妾三人。贞元十九年,他娶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二人感情深厚。然而,元和四年七月,韦丛病故,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欲绝,写下《祭亡妻韦氏文》以及《遣悲怀三首》等诗篇哀悼自己的妻子。元和五年,元稹出贬江陵士曹参军,疾病缠身的他还要照料“扶床行”的女儿保子。在好友李景俭的安排下,他娶安仙嫔为妾,在江陵建立家庭,生育儿子元荆。元和九年安仙嫔病故,元稹带着保子和元荆回京。元和十年,元稹出贬通州,大病“百日馀”后北上兴元,在那儿再次组织家庭,与继配裴淑结婚。元稹与继配裴淑也是伉俪情深,有《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景申秋八首》《感逝》《妻满月日相唁》《赠柔之》等诗歌记述两人的感情。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元稹的婚姻和情感生活是基于正常的家庭关系,并无与白居易“换小妾”的行为。

白居易的侍妾情况

白居易虽然身边有红颜无数,但在他的作品中,出现最多、褒扬最盛的唯有樊素和小蛮。有史料记载,白居易仕途得意之时,府中专管吹拉弹唱的女子就有上百人。但白居易虽然身边有众多家姬,但在他的作品中,出现最多、褒扬最盛的唯有樊素和小蛮。清朝文学家徐霞在《美人谱》中,将樊素和小蛮与石崇的婢女翾风,以及苏轼的侍妾朝云,并称为“四大婢妾美女”。唐孟棨《本事诗·事感》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到了花甲之年,不幸患上风疾,半身麻痹,便决定卖掉好马,并送樊素改嫁他人。但良驹恋主,反顾哀鸣,不忍离去,樊素更是梨花带雨,痛哭不止,陈情表达对主人的深情。白居易终究是不忍良驹美妾随他受苦,于是仍坚持狠心双双送走。白居易晚年多病孤苦,常常回忆起曾经的歌舞升平,最想念的便是樊素与小蛮,曾多次写诗感怀。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白居易与侍妾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且并无与元稹“换小妾”的迹象。

二人交往的正常性

白居易与元稹的交往主要集中在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上。他们经常一起讨论诗歌创作,互相唱和。例如,元稹来到杭州,想见著名的商玲珑,于是,在白居易的引荐下,元稹如愿以偿。为了得到商玲珑,元稹提议和白居易斗诗,二人使出浑身解数,例数自己的佳作,最后,白居易以一首《忆江南》胜出。但“忆江南”是白居易回到洛阳后写的,那时候,白居易已经六十七岁了,不可能存在所谓为了商玲珑而“换小妾”的情况。而且,从二人的诗歌往来和书信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交流多围绕文学、政治和友情展开,没有任何涉及“换小妾”的内容。

谣言危害:误导认知,损害声誉

这种“换小妾”的谣言,不仅误导了大众对白居易和元稹的认识,也损害了他们的声誉。白居易和元稹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些谣言却让人们对他们的形象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将他们的友谊和文学成就与低俗的私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和不公正评价。

同时,这种谣言也反映了当前网络环境中历史信息传播的混乱和失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虚假信息很容易在网络上传播,误导公众。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历史信息的甄别和判断,避免被这些谣言所误导。

白居易与元稹“换小妾”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友谊是基于共同的文学理想和人生追求,他们的生活是正常而纯粹的。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摒弃这些无端的谣言,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这两位伟大的诗人。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