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600673.SH)联手智元、光谷:加快产业化推进,打通具身智能落地“最后一公里”

pepsi 新闻 16

  3月29日,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光”和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武汉光谷中心城建设服务中心、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宣布将携手加速机器人技术的落地应用,特别是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到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这标志着东阳光筹备近一年的人形机器人项目获得里程碑式进展,将为具身智能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日,各方签署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中国光谷建设聚焦人形机器人的全产业链创新中心。签约仪式上,各方共同表示将致力于在东湖高新区打造全国最大最先进、华中首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公共性、开放性、共享性的人形机器人服务平台。

  “场景+技术+商业化”铁三角突围,构建全国规模最大、最先进的数据集采中心

  2024年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这一年,AI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已将具身智能推向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全球范围内,具身智能被视为一条极具高成长性空间的蓝海赛道。特斯拉、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正竞相研发人形机器人。

  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经历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关键阶段,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资本加持及场景创新加速布局,市场需求与产能扩张同步攀升。签约仪式现场,光谷东智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签订了《机器人采购项目协议》,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委托光谷东智实施机器人项目,项目金额为7,000万元,这是公司首批落地的人形机器人订单,也是打通人形机器人本体到数据采集构建模型再到模型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光谷东智表示,计划在5年内实现具身智能产品年产能超万台、数十亿元的总营收规模。

  高盛发布的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应用于工厂,而进入消费市场的时间则预计在2028年~2031年之间。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140万台,市场规模约380亿美元。

  在机器人制造方面,特斯拉采用“算法+场景数据反哺”迭代路径的人形机器人项目“擎天柱”(Optimus似乎在美国遥遥领先,其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计划今年生产大约5000台,在中国,智元机器人计划在今年生产5000台机器人,和特斯拉的目标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东阳光此次选择的合作伙伴智元机器人,作为国内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标杆企业,在技术层面构建了“AI+机器人”全栈能力,其创始人团队包括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等顶尖人才。近期,智元机器人因发布国内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让机器人的革命性学习能力引发关注。相较于特斯拉、Figure AI等海外同行,智元机器人在数据积累与开源策略上已占据先机。刚刚过去的英伟达GTC大会上,具身智能大模型GR00T N1训练的真机数据的80%来源于智元的AgiBot World 开源数据集。

  数据是具身智能发展的关键,机器人与物理世界的感知与交互,所需要积累应用的数据也多源于物理世界。开源证券表示,以低成本方式获得高质量数据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场景增多,对低成本采集高质量数据需求逐步增多,国内政策支持,海内外巨头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光谷东智表示,东阳光集团深耕“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健康养生”三大核心板块多年,已布局广东东莞、韶关、湖北宜昌、浙江东阳、内蒙古乌兰察布、贵州遵义、西藏林芝七大基地。所形成的覆盖从电子元器件生产线到医药制造、生态虫草繁育等数十个大型生产应用场景,能够为智能机器人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将助力公司建成全国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数据采集中心,实现具身智能数据要素与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进而构建从数据采集到终端应用全链条。

  技术“反哺”生态?打通人形机器人本体到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到应用落地的产业生态关键是以“最后一公里”为核心的应用场景数据支持。在这一关键领域,光谷东智将积极打造具身机器人二次开发能力、产品研发能力、数据采集能力、生产能力、应用落地能力,并充分依托东阳光集团电子新材料、氟氯化工、生物医药、大健康及康养、煤矿、锂矿等众多业务板块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丰富的行业运营经验与海量行业数据,通过算法迭代对机器人进行优化改造,加速实现机器人从单一任务向多场景泛化的跨越。

  与此同时,光谷东智还将依托华中优越的地理位置辐射华中5省,提供产品供应和服务能力。光谷东智将自建特定应用场景和创新中心平台,通过采集数据对具身机器人进行优化改造实现应用场景落地,并针对华中制造业需求对智元机器人进行二次代码开发和场景化适配落地,通过数据采集中心的成果落地应用反哺东阳光场景应用需求。

  在行业专家看来,工业领域或是具身智能机器人率先应用落地的场景。光谷东智的规划方向强调区域产业适配也更具备落地可行性——例如,通过东阳光集团丰富的应用场景所采集的应用数据后,将针对东阳光集团电子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领域的工厂开发智能巡检与重复作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针对氟氯化工、矿区等危险作业场景开发特种机器人。

  此外,背靠东阳光集团生物医药、大健康康养领域的深厚积淀,光谷东智还瞄准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迫切等基本国情,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依托东阳光集团生物医药、大健康及康养业务的深厚积累,计划开创中国首家人工智能养老院,并推出健康疗养机器人、陪护机器人等,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逐步向养老领域拓展。其中,陪护机器人更是针对家庭用户特别设计,将专注于慢病管理。在健康监测方面,养老机器人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心率、血压、血糖等关键生理指标,在日常照料、情感交流和辅助医疗管理方面都展现巨大的潜力。

  综合来看,此次战略合作,东阳光与智元机器人的结合,本质上正是场景资源与技术能力的互补:东阳光提供丰富行业数据,智元输出AI模型与机器人本体。而光谷为其提供政策红利扶持、智具身智能全国总部场地及场地建设,光谷东智成为具身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着力点,多方携手有望共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

  对东阳光而言,借此次合作打通“技术研发-场景数据-标准输出”的闭环,正是光谷东智从区域龙头晋级全球玩家的关键一役。

张紫祎

标签: 机器人 东阳光 光谷 人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