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智愿者”迎宾 “AI翻译官”同传——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绽放“科技之花”

pepsi 新闻 10

  3月27日,在北京的玉兰、碧桃、早樱等竞相开放之际,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盛大开幕。今年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畅春厅,共探科技前沿,共谋发展新篇。

  开幕式上,来自加速进化和乐聚的多台人形机器人表演了一段舞蹈,它们的太极表演动作灵活、节奏统一、有声有色。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开幕式上介绍了量子计算技术的重要意义。薛其坤表示,在AI和相关技术爆发式发展的当下,需要更高的算力、更高的存储密度、更低的能耗,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方案就包括量子计算机。

  年会不只是论坛,更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走进中关村论坛年会主会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来宾会获得“小关”机器人等一众机器人“智愿者”们提供的迎宾、导引、表演服务。

  在主会场中厅,一棵巨大的“树”上,展示着与会者经过人工智能大模型处理的肖像,大模型提供了三山五园等文化元素、新质生产力等科技元素的背景,体验者可以选择喜爱的背景合成静态图片或动态视频。这棵“树”就是北京灵动天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无限克隆”AI装置。

  该装置的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该装置以“面孔共生体”为媒介,通过AIGC技术将参与者实时转化为数字根系,构建了一个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创新场域。动态生长的枝干象征着全球科技合作的蓬勃生命力,呼应年会主题,展现科技落地与文化融合的强大力量,致力于让更多人共享科技福祉,共同照亮创新未来。

  记者看到,同步焕新的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区,以“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为主题,铺陈出一幅未来产业蓝图。

  490余项展品中,“天工”具身智能机器人展现仿生智慧,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诠释航天雄心,“北脑”智能脑机系统探索人机共生边界。五大展区、20个前沿集群的密集呈现,恰如北京向世界递交的答卷: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星辰大海进发。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技术官王鹤在会议上表示,人形机器人进入生产力时代,需要实现任务通用和能力泛化,目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其中最难的一点是具身智能训练数据缺乏、数据训练成本高昂。

  王鹤介绍,通过仿真和合成,银河通用找到了降低数据成本的方式,并在商业零售场景应用落地。目前银河通用在北京搭建了两家人形机器人值守运营的24小时无人药店。今年底,公司将在全国开设100家机器人无人药店。

  为促进全球科技合作,年会特别为相关科技人员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交流平台、创造合作机会。面向青年才俊的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助力留学生创新创业的专场对话、关注女性科研力量的创新论坛,编织出一张覆盖各维度的人才网络。

  年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借助人工智能同传系统就能顺畅交流。“AI翻译官”除了能提供实时文字翻译服务,还可以利用声纹识别和语音拟合技术。“例如,一位嘉宾用英语在台上演讲,后台的大模型可以学习他的声纹特征,再用他的原声输出中文内容。与会者在同传耳机中听到的,就是这位嘉宾的‘中文演讲’了。”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徐若华介绍,年会暖场片、成果发布片等视频,均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

标签: 中关村 年会 机器人 北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