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在北京哪个区】——走进北京的古老文化地标
名词解释
雍和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名雍亲王府,是康熙帝第四子胤禛的府邸,雍正元年(1723年),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遂将雍亲王府改为行宫,供皇帝祭祀、讲经、宴请等之用,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藏传佛教寺院,成为喇嘛庙。
相关知识科普
1、地理位置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紧邻北新桥大街,东侧为五四大街,西侧为东直门南大街,南侧为雍和宫大街,它占地约6.6万平方米,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2、历史背景
雍和宫历史悠久,与清朝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康熙帝时期,雍和宫是皇家的行宫,雍正帝登基后,将其改为喇嘛庙,雍和宫在清朝时期曾是皇家祭祀、讲经、宴请的重要场所,也是全国喇嘛教的中心。
3、建筑特点
雍和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满、蒙、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雍和宫佛牙塔等,雍和宫佛牙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华第一塔”。
4、文化价值
雍和宫作为北京的著名旅游景点,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中国藏传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展示窗口,在雍和宫,游客可以了解到丰富的佛教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等。
5、门票信息
雍和宫门票价格为40元/人,学生、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可享受优惠,开放时间为每日8:30至16:30(周一闭馆),建议游客提前购票并了解开放时间,以免耽误行程。
雍和宫作为北京的文化地标,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走进雍和宫,不仅可以领略古老的藏传佛教文化,还能感受到北京的历史韵味。
标签: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