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么时候是三伏?名词解释与相关知识科普
今年的三伏时间表已经出炉!初伏从7月11日开始,中伏持续20天,从7月21日至8月9日,末伏则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整个三伏天共计40天,从7月11日至8月19日。
什么是三伏呢?三伏是每年夏季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中医传统中重要的养生时节,三伏天是指从夏至日开始,数到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前一天为末伏的一个时期,庚日是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每隔10天出现一次,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则根据入伏的早晚而定,如果在7月18日前入伏,中伏为20天,三伏天共40天;在18日后入伏,则中伏为10天,三伏天共30天。
三伏天不仅气温高,还潮湿、闷热,人们常常感到不适,在三伏天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在中午阳光最强或温度最高的时候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记得带上遮阳伞,夏天或高温作业场所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眼花、无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症状,可能是中暑的先兆,应立即转移到清凉通风的环境中,解开衣服,涂擦清凉油,服用人丹或十滴水,多喝淡盐水或清凉饮料,进行头部冷敷,休息、降温处理后,一般4小时即可恢复,如果体温一直不降,需要尽快就医。
在三伏天,我们也要注意饮食,夏天炎热,人们喜欢吃冷饮、吹空调,但过度贪凉可能导致身体受寒邪伤害,饮食应以多酸多甘、补气去火为原则,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消暑粥来滋补身体,如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冬瓜莲子粥、荷叶绿豆粥等,多吃具有祛火作用的新鲜蔬果,如苦瓜、西红柿等,慎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腻食物。
中医认为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养生好时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夏治则利用夏季阳气升发,皮肤腠理开泄的特性,进行预防性调理,以益气温阳、散寒通络,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常见的夏治方法有穴贴、中药、针灸、推拿、药膳、艾灸等,三伏贴是穴贴的一种,是将中草药物熬成膏药、油膏或将药物赋形做成药饼,贴敷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使药物成分渗透吸收发挥治疗作用。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持续40天,直到8月19日结束,在这个时期,我们要注意防暑降温,合理饮食,冬病夏治,以保持身体健康,希望大家能够度过一个舒适、健康的三伏天!
标签: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