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市公司*ST有树发布公告,宣布法院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公司重整程序。公司已完成破产重整,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随后,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得益于非经常性损益的收入,有棵树将在2024年度实现扭亏为盈。
一切似乎都向着积极的方向进展,这家跨境电商巨头即将迎来浴火重生。
但细数上市公司公告,各方利益似乎依然在暗中博弈。
两年“经营监督期”
12月23日,有棵树破产管理人发布了一份关于重整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报告。
报告中,破产管理人对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意见做出了第三方说明。在后续相关工作中,管理人提出了四项内容,其中关于经营活动监督工作十分离奇。
内容显示,“为推动经营方案顺利实施,实现平稳过渡,未来管理人仍将在一定期间内对有棵树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争取最大限度维护广大债权人、中小投资者等合法权益,经营监督期暂定为2年,后续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即便此次重整计划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新股东开始主导经营活动,管理人仍然会“垂帘听政”至少两年,甚至可以完全按照所谓的“实际情况”无限期延长。
业内分析,这可能导致有棵树的后续经营分歧不断,为重整的前景蒙上一层未知。
迟迟未交割的股票
除了监督期的争议,一份迟迟未能发布的公告也引人注意。
根据公告,根据去年12月7日发布的重整计划,协议签署后20个自然日内,重整产业投资人联合体或其指定主体应将重整投资款一次性支付给管理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长沙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同时管理人指定账户收到全部重整投资款,这两项条件达成后,有棵树需要在达成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标的股份登记至乙方指定的证券账户。
按照有棵树的公告,12月16日,管理人账户已收到全部重整投资款。这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相关条件已经达成。
从12月16日至今,已经远超30个工作日,按照计划,有棵树应当公告宣布股份登记完成,然而,时至今日,投资者依然没能等来这份公告。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