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是什么意思
“呕心沥血”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为了某项事业、工作或目标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把心都吐出来了,血都流尽了,比喻用尽心思和精力。
名词解释:
呕心:指用尽心思,形容思考问题时非常投入,以至于感觉心都要吐出来。
沥血:指流尽血,比喻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辛劳。
相关知识科普:
1、成语来源: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梦李白二首》之一:“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里的“飘然思不群”可以理解为“呕心沥血”的早期含义。
2、成语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呕心沥血”来形容那些为了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科技创新等事业付出巨大努力的人,一位科学家为了研究某项课题,夜以继日地工作,就可以说他是“呕心沥血”。
3、相似成语:与“呕心沥血”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等,它们都强调了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心思。
4、文化内涵:在中华文化中,这种对事业的执着和投入是非常受推崇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5、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科研、教育、医疗还是其他领域,都需要我们付出“呕心沥血”的努力,才能取得突破和进步。
“呕心沥血”是一个富有深刻内涵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份努力,不断追求卓越,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标签: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