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温是什么意思?
名词解释
失温,又称低体温症,是指人体核心体温(通常指心脏、大脑和肝脏等器官周围的温度)下降至正常范围以下的状态,正常人体温大约在36.1°C至37.2°C之间,当体温降至35°C以下时,就可能出现失温症状。
症状与原因
失温的常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 意识模糊或失去意识
- 手脚冰冷、麻木
- 颤抖
- 呼吸困难
- 脉搏减慢
- 语言表达困难
- 消化系统问题,如恶心、呕吐
失温的原因通常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1、暴露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如野外、高山等,身体热量散失过快。
2、过度劳累:在寒冷环境中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热量产生不足。
3、穿着不当:衣物不足以抵御寒冷,导致身体热量快速流失。
4、身体疾病: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会影响体温调节。
预防与处理
预防失温的措施包括:
- 在寒冷环境中穿着适当的衣物,包括保暖内衣、防风外套、帽子、手套等。
- 保持身体活动,以产生热量。
- 定期检查体温,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
- 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扩张血管,加速热量散失。
处理失温的方法:
1、移动到温暖环境:尽快将患者移至温暖、干燥的地方。
2、保暖:用毯子、衣物等覆盖患者,避免进一步的热量散失。
3、提供温暖饮料: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给予温水或热饮料,但避免酒精和咖啡因。
4、急救措施: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体温过低,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相关知识科普
失温是户外活动中的一个严重风险,尤其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了解失温的症状、原因和预防措施,对于提高个人安全意识、减少意外发生至关重要,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处理失温,也是户外活动者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
在寒冷的环境中,除了失温,还可能遇到其他风险,如冻伤、雪崩等,了解全面的户外生存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保障自身安全的关键。
标签: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