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以豆粕、玉米和菜籽粕为主的饲料价格整体维持偏强态势,而生猪价格则维持阶段性低位盘整。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从部分生猪养殖企业和期货公司处获悉,面对今年成本价和成品价的不利行情,养殖企业积极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保障企业实现持续稳健经营。
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畜牧”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现阶段,为应对价格风险,多数生猪养殖企业已参与到期货市场;未来,企业还应运用人工智能工具、“期货+期权”等策略,更好地提升风险管理质效。
上下游价格呈负相关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年初以来,豆粕期货主力合约2505价格从最低点2614元/吨涨至最高点2985元/吨,目前保持在2945元/吨;菜籽粕期价从年内最低点2242元/吨涨至最高点2655元/吨,目前保持在2620元/吨;此外,玉米期价也维持高位运行。三个农产品均为养殖企业所需的饲料原材料,但作为主需求端之一,生猪期价则在年内保持阶段性低位盘整,围绕13000元/吨关口上下震荡,一度创出12755元/吨低点。
从现货价格来看,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豆粕价格从年初的2850元/吨左右涨至目前的3800元/吨左右;玉米价格从年初的2000元/吨左右涨至目前的2100元/吨;而生猪价格从年初的8.3元/斤跌至目前的7.5元/斤。
国投期货有限公司相关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玉米收购规模有所扩大,农户惜售情绪不减,导致玉米现货价格持续偏强,虽然期间天气转暖导致惜售情绪有所改善,但在国际市场玉米供应偏紧背景下,玉米期现货价格仍维持高位盘整。
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分析人士补充表示,国内豆粕期价在年内持续受现货市场供需逻辑主导,主力合约价格表现坚挺,加之库存时有偏紧消息出现,豆粕期现货价格同样保持偏强态势。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就生猪来讲,年内养殖端逐步恢复出栏,屠宰端陆续开宰,供应端总量恢复速度明显快于需求端,导致猪价维持低位运行。
套期保值正当时
当前,生猪养殖企业面临较大生产经营风险,一方面是饲料价格偏高提升生产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是生猪价格偏低侵蚀经营利润。不过,在部分养殖企业和期货公司看来,上下游价格的不利行情可借助衍生品工具化解风险。
“为应对生猪价格低位运行风险,年内公司已从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和运用期货工具两方面主动进行风险管理。”永新畜牧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说,在运用期货工具方面,公司组建专业团队收集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建立常态化行情分析预判机制,结合自身养殖生产情况,灵活制定套期保值策略,锁定养殖原料成本和生猪利润,积极参与套期保值交易,从而保障公司持续稳健经营。
上述永新畜牧相关人士进一步表示,今年以来,饲料价格持续走高,公司基于宏观政策、产业供需等因素,及时把握套期保值最佳时机。“为避免采购原料价格上涨风险,公司已多次运用衍生品工具,对部分原料价格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进而管控原料价格风险。”
据了解,针对年内上下游价格不利行情,部分期货公司也建议企业积极参与套期保值。中粮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期货”研究院养殖高级研究员关壹麟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生猪产业由于产能逐步恢复,生猪价格整体低位运行,部分大型养殖企业积极通过参与期货套期保值来转移养殖风险。相较传统现货购销模式,期现结合方式更有利于平滑企业经营风险。而对于规模较小的散养户,期货公司可以通过“保险+期货”服务项目,为养殖户提供风险管理保障。
风险管理质效仍需提升
近些年,养殖企业在运用衍生品工具化解“周期”风险方面有明显改善。永新畜牧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衍生品工具一是能帮助企业实现稳健经营,运用期货等工具锁定生产成本和销售利润,平滑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帮助养殖企业调整发展战略,企业可以利用在期货市场获取到的价格趋势信息合理安排生产规模;三是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期现联动、动态调整套期保值比例等,实现利润最大化。
银河期货有限公司农产品期货研究员陈界正向记者补充表示,近些年,畜牧期货品种功能发挥明显,相关企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持续提升,尤其在价格波动较大之际,市场参与度会更高。“由于当前生猪产能仍然在释放,价格中枢在逐步下移,对于养殖企业而言,参与套期保值对稳健经营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期货公司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供精细化和个性化服务项目,从而帮助更多养殖企业参与到市场中。”
“未来,养殖企业应该通过期现结合,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质效。”永新畜牧相关人士认为,一是运用人工智能等工具完善科学套期保值体系;二是运用“期货+期权”等策略,更好地避免行情波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