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假期前后,一批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密集宣布降费。
随着2月13日景顺长城基金宣布旗下4只QDII基金调低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今年以来已有超20家基金公司的80多只QDII基金加入降费大军。目前,大部分QDII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已调整至与境内普通主动权益类基金相同的“1.2%管理费+0.2%托管费”水平。
除QDII产品外,近期还有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债券基金以及券商资管计划产品宣布降低管理费率或托管费率。
在业内看来,此次公募基金密集宣布降费,是公募基金行业落实新“国九条”和《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稳步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募基金行业践行投资者利益优先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
自2023年7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以来,各类型公募基金降费正持续推进。
在主动管理基金中,管理费率、托管费率“1.2%+0.2%”已成为基本要求。2024年多只大型宽基股票ETF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降低至0.15%、0.05%,大幅降低了股票ETF投资者持有成本。债券基金也在陆续推进降费,部分基金公司旗下债券基金管理费率调降至0.3%左右。
从监管层面看,新“国九条”明确“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今年1月23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要进一步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这样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元的费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降费不仅降低了投资者的持有成本,更将从中长期促进公募基金转型发展,推动行业在产品设计和投研服务方面更专业、更用心,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业发展态势,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