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数据显示,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由于2025年春节时间较往年提前,很多消费者在2024年末完成春节前的置换购车计划,进而影响了2025年1月整体零售量,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处于历史低位。
新能源乘用车方面,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下滑幅度显著。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1.5%,较去年同期提升9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1月乘用车出口38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下降6%。其中,1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2.8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9%;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6万辆,同比下降19%。1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
在崔东树看来,随着规模优势显现,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
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高端化突破明显,20万元以上的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从2022年的22%、2023年的29%、2024年的32%,上升到2025年1月的37%。
不过,在崔东树看来,我国自主品牌应该在高、低端领域均衡发展。“目前,中国汽车普及率仍然处于世界偏低水平,需要靠低价产品推动普及。但内卷和低价是两码事,车企既要反内卷,又要保证有较强产品力和消费者满意度。”崔东树说。
崔东树初步预计,2025年2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将保持稳步增长,新能源车成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则将继续萎缩。展望2025年,预计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2340万辆,同比增长2%。其中,预计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为1330万辆,同比增长20%,渗透率达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