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生独立出两年多时间,科赴依然处于业绩下滑的状态。近日,科赴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显示,实现销售额154.55亿美元,同比增长0.1%,有机增长1.5%;净利润为10.3亿美元,同比下滑38%。其中,四季度,科赴净销售额36.62亿美元,同比下滑0.1%;净利润为2.93亿美元,同比下滑10%。
对于这份财报,科赴首席执行官孟庭波(Thibaut Mongon表示,“尽管不利因素导致销售增长低于预期,但我们仍兑现了2024年的利润承诺,并以更强劲的基础进入2025年”。
从过去几个季度的业绩情况来看,科赴的表现谈不上乐观。如2024年上半年科赴净利润为3.54亿美元,同比下降60.6%;2023年科赴净利润下滑19.38%。
强生启动分拆健康线业务后,于2022年9月确定新公司的名称——科赴,科赴于2023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此后一直都在通过裁员、重组业务、加码营销和任命新高管等多种举措来促进集团业绩的增长。如2024年2月,科赴宣布将增加15%的广告支出,约3亿美元。同时尝试通过改善其皮肤保健产品在美国商店货架上的展示情况,以扭转过去几个季度销售低迷的局面。4月,科赴着力缩减旗下护肤品牌露得清的业务规模,并永久关闭露得清洛杉矶办事处。这之前,科赴还解雇了新泽西州斯基尔曼(该公司目前总部所在地的51名员工,并称公司的其他部门也在进行重组。5月,科赴宣布将裁员约4%,涉及约920名员工。同时,集团计划持续每年节省约3.5亿美元税前总成本,这将于2026年全部实现,节省的资金其中一部分将重新投资于公司的品牌,以促进增长。
然而,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下,科赴的业绩却尚未实现扭转。科赴首席财务官Paul Ruh表示:“随着科赴进入下一个篇章,我们预计全年业绩将加速,同时更好地应对动态外部环境。我们预计将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和运营效率的提高,这将为我们计划增加的品牌投资提供资金,使我们能够在调整后实现运营利润率增长。”
科赴的改革还要多久,何时能见效,依然被打上问号。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科赴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科赴旗下最负盛名的漱口水李施德林,在中国市场就面临着NYSCPS/参半、SPDCare/舒倍登、HUGGAH/呼嘎等新兴口腔护理品牌的竞争。据《2020美齿经济白皮书》数据,2018—2019年,我国漱口水品类市场同比增长30%。在线上,漱口水增速更加迅猛。2020年,阿里平台的漱口水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85%,销售额超过10亿元。而在全球市场,科赴旗下拥有大宝、露得清、艾维诺、城野医生等品牌的皮肤健康与美容板块面临着欧莱雅、雅诗兰黛等的竞争,尤其是在近一年以来,欧莱雅加紧皮肤健康科学部门的重点布局。
就业绩及发展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科赴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在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对于科赴而言,裁员、控费可能是短期内减轻经济负担、提升运营效率的一种方式,但这不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方式。长期来看,科赴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式来推动公司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