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AI汽车赛道 车企加速推动智驾平权

pepsi 新闻 9

  继长安汽车发布最新智能化战略后,2月10日,比亚迪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正式发布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首发21款车型。“从今天起,智驾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

  智能驾驶正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近期,多个车企宣布与DeepSeek深度融合。专家认为,引入DeepSeek,有望加速车企智能驾驶的训练速度,降低智能驾驶的训练成本,拉动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智驾平权加速到来。

  加速高阶智驾上车

  “目前,智驾普及的最大阻碍是高昂的价格,大部分消费者没有机会接触智驾。”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通过全民智驾战略,加速智驾普及,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

  在王传福看来,智驾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未来2-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

  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详细规划数智升级蓝图。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从今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2026年将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功能,2028年进一步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

  随着智能驾驶渗透率的提升,智能驾驶技术水平不仅成为衡量车企实力的标准,也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不少车企纷纷明确高阶智驾落地时间。

  理想汽车表示,在技术、产品、环境政策以及消费者对人工智能信任度达到成熟水平的前提下,公司有望在三年内推出一款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此之前,企业需满足三个条件:拥有超过500万辆规模的车队,具备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基础模型的研发能力,并拥有充足的资金去招募最顶级的人才等。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今年下半年小鹏将率先实现L3级别全场景自动驾驶功能。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半场关键是智能化,领先车企依靠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打造了差异化的竞争长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东风汽车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洛川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加速智能化升级

  作为开源基础模型,DeepSeek凭借优异的底层架构和技术创新,吸引众多车企加速与其融合,以期提升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等能力。

  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赋能车端AI、云端AI能力提升。

  此前,吉利汽车、东风汽车、宝骏汽车、零跑汽车、奇瑞集团等多家车企也宣布与DeepSeek深度融合。

  2月6日,吉利汽车率先宣布,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完成深度融合,将利用DeepSeek-R1模型对星睿车控FunctionCall大模型、汽车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等进行蒸馏训练。融合后的AI系统不仅能精准理解用户的模糊意图,而且能基于车内外场景主动分析用户潜在需求,提供车辆控制、主动对话、售后等服务,大幅提升智能交互体验。

  随后,东风汽车宣布,东风汽车旗下自主品牌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接入工作,并将于近期陆续搭载应用于东风岚图、东风猛士、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东风纳米等东风自主品牌车型。东风汽车表示,接入DeepSeek,将实现语音交互更自然、场景理解更智能。

  国联证券研报指出,DeepSeek的底层架构和技术创新对智能驾驶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引入DeepSeek,有望加速智能驾驶的训练速度,降低智能驾驶的训练成本,加速高阶智驾落地,产业链有望迎来新的投资机遇。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认为,DeepSeek的出现,加剧了市场对汽车智能化趋势的关注。

  推动智能驾驶平权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驾创新的新高地,引领全球智驾发展方向。”王传福表示。

  “未来十年,AI会驱动汽车产生巨大变革,也会驱动全球范围内硬件软件产生巨变。”何小鹏日前表示。

  车企纷纷加大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投入达333亿元,同比增长34%,创历史新高。目前,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拥有一个超5000位智驾研发工程师的团队。理想汽车表示,目前,理想汽车超100亿的年研发投入已有接近一半聚焦于人工智能,并建立了四支AI团队。

  吉利汽车也将在今年3月初发布AI智能化战略布局。其中,吉利银河将在智能汽车全域AI、智能驾驶等方面持续创新,加速推动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高阶智能驾驶等最新AI技术的逐步上车。

  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理想汽车的愿景已升级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汽车是连接这两个世界的最佳桥梁。

  长安汽车表示,将于今年8月份率先在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加速推进智驾平权。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智驾技术进步有望降低智驾硬件门槛,将智驾应用在20万以内的主流市场中。以小鹏和比亚迪为首的车企有望通过平价智能化,在2025年形成差异化优势,并获得销量的提升。

  有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起,智驾平权及智驾功能升级将成为大势所趋,高阶智驾渗透率将有望继续提升。产业链中传感器、域控制器等智驾相关硬件渗透率也将随之提升,智能驾驶产业链相关整车及零部件公司有望受益。

标签: 驾驶 比亚迪 智能 高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