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出炉,其中提到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提高A股科技属性,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A股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科技赋能需要内外兼修,于内要在入口端提高对科技企业的上市包容度,鼓励上市公司围绕高科技新兴行业的并购重组,于外需要加大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扶持力度,储备更多的上市资源。
不同于传统行业,高科技行业更新迭代很快,A股市场想要保持高科技含量,少不了优质科技企业的源头活水。一方面,要在入口端进一步提升对科技企业上市的包容度。打破上市过程中盈利规模、业绩稳定性要求等制度“枷锁”,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让更多有潜力的优质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速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
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已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吸收合并等资本运作途径,实现科技企业做大做强,科技企业为传统企业赋能,传统企业向科技产业转型升级。
尤其对科技型企业的兼并重组,在业绩承诺等保护投资者权益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当提升并购重组的估值包容性以及监管审核包容性。
此外,对于科技型企业的激励措施也可以更具包容性。从政策层面提升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包容性和灵活度,进一步解放科技型企业的优质生产力。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技型上市公司,基于其中长期产业逻辑给出更加合理的估值,以耐心资本的形式陪伴优质科技企业的成长。
从外部市场来看,需要鼓励创投机构早投硬科技公司。相比一般企业,科技企业对股权融资更为依赖。如果能够进一步畅通科技型企业上市的资本通道,就会吸引更多的私募、创投机构敢于投、长期投硬科技企业,资本方的加持往往能加速科技企业的上市进程,让科技企业尽早地迈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能为A股市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标的。
科技企业往往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前沿代表,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科技赋能可以优化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提高A股市场的科技含量,活跃市场氛围,利好整体估值水平的提升。
一鸣惊人的DeepSeek无疑是最好的证明。近期A股市场DeepSeek概念股持续走强,成为推动A股市场走高的最强主线,产业链相关科技企业估值得以重估。上市公司积极拥抱最新技术,探索新质生产力转化为企业利润的新路径,同时市场交投氛围活跃,投资者赚钱效应大幅升温,多赢效果显著。
科技赋能需要内外兼修,唯有如此,A股市场才能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