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扩大,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1%扩大至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连续第4个月回升,本月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6%,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从环比看,服务和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CPI环比由平转涨的主要因素。服务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7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五成多。服务中,春节期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27.8%、16.0%、11.6%和9.6%,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受务工人员返乡及服务需求增加影响,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分别上涨9.3%和9.2%。食品价格上涨1.3%,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三成多。
从同比看,服务、食品价格受春节错月影响涨幅较大,加之汽油价格回升,共同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构成CPI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生活用品和服务、交通通讯两大类价格同比略降,其他六大类价格同比均上涨。据测算,在1月份0.5%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
1月份,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处于淡季,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张学武表示,从环比看,不同行业出厂价格涨跌互现,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动国内油气开采业、石油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出厂价格分别上涨4.5%和1%;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金属冶炼加工、水泥等非金属制品、部分下游制造业出厂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从同比看,PPI同比下降2.3%,降幅与上月持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展望下一阶段,预计CPI同比涨幅或将小幅回落。伴随春节假期结束,旅游出行、餐饮、电影等消费将有所回落。春节过后,肉类需求回落,叠加豆粕与玉米等主饲料价格处于低位,预计猪肉价格将走弱,鲜菜鲜果等也将因气温回升价格下降。
PPI方面,受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放缓、全球需求趋弱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整体回落,但春节后工业建筑业逐步复工复产,增量政策渐进显效,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边际修复,叠加“抢出口”持续,有望推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升,预计PPI同比降幅将有所收窄,但走出负区间仍需时日。
温彬表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并配合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以提振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扭转市场主体预期,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