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到什么时候】
大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大暑时节,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高、湿度大,天气闷热,民众应注意防暑降温,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名词解释: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命名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节气:是古代中国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制定的,每个节气相隔15度,大约15天左右。
相关知识科普:
1、节气与农事: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时间规律,对农事安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是农民开始准备春耕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成熟的时候,是农民开始收割的时候。
2、节气与健康:节气变化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人们应根据节气变化调整生活作息,保持身体健康,如:大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容易中暑,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长时间工作,注意防暑降温。
3、节气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中国的民俗活动、饮食文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清明时节,人们扫墓祭祖,寄托对先人的哀思;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团圆欢聚,共度佳节。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人们应根据节气变化,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持身体健康,同时也要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标签: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