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10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寒露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昼夜温差加大,冷空气活动频繁,在这个节气,人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保暖防寒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人们应注意添衣保暖,防止受凉,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更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夜间睡觉时,应注意盖好被子,防止夜间气温较低时着凉。
饮食调养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随之减缓,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适当调整饮食,多吃一些滋阴润燥、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银耳、枸杞、红枣、山药、南瓜等,应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以防消化不良。
锻炼身体
寒露时节,天气逐渐变冷,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运动量也相应减少,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运动时,应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剧烈运动。
预防感冒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感冒病毒活跃,人们应加强预防感冒的意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可适当接种流感疫苗,增强身体免疫力,在家中,可常备一些感冒药,以备不时之需。
调整心态
寒露时节,天气逐渐变冷,自然界中的生机逐渐减弱,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症状,在这个节气,应注意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情,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与大自然的接触,以缓解负面情绪。
寒露时节,人们应注意保暖、饮食调养、锻炼身体、预防感冒和调整心态,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身体健康,度过一个舒适的寒露时节。
标签: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