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市场迎来中长期资金进入市的政策“大礼包”。
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整体来看,《方案》主要举措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二是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三是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四是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五是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对于《方案》的出炉,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2025年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推开,特别是在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等方面。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作为牵引,将进一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有助于引入更多增量资金,对于改善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稳定性和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发挥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引导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孙金钜说。
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金融首席分析师许旖珊分析称,《方案》的出炉,顺应了2024年9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的政策方向,重点完善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机制及考核政策、进一步强调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和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有助于建设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此次《方案》重点通过考核行为引导险资、社保基金、养老金入市,中长期考核或将有效助力上述长钱突破投资的‘软性’约束,缩短与配置上限的距离。监管持续推动中长线资金入市,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资本市场生态。” 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徐康表示。
落实到股市层面,华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方案》落地对股市影响积极,一方面,分子端有望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流动性上随着政策大力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流动性将维持合理充沛。”
“《方案》落地将提振市场情绪,短期看可能催化春季行情开启,中期将强化A股慢牛逻辑。”邓利军称。
以下为澎湃新闻记者对《方案》的逐条解读:
一、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解读:许旖珊指出,随着险企长期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预计经营和考核匹配度将提升。整体来看,《方案》考核规定方面较此前规定有两方面调整和变化。一是将此前“当年、3年ROE考核权重分别50%”调整为“当年、3-5年ROE考核权重分别不高于30%、不低于60%”。
“二是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同时预计其他考核指标可能也会调整。”许旖珊进一步指出,“预计险企的经营和考核匹配度将显著提升,资金入市堵点将逐步疏通。”
徐康指出,2023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中经营效益类的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各占50%权重的形式。当年度考核权重下调、三年周期指标改为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并上调权重,进一步引导险资投资行为考虑中长期收益。
“在长端利率下行、非标资产荒背景下,同时考虑市场赚钱效应对险资加大权益配置的影响,预计中长期考核将有效引导险资积极入市。”徐康称。
二、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细化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支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充分发挥专业投资优势。
解读:徐康指出,截至2023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为3.01万亿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国社保基金自成立到2023年取得了整体年化收益率7.4%的表现,其中境内股票投资年化收益率高达10%,充分体现了长期资金投资的优势所在。
“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类资产的最大投资比例为40%。当前社保基金股票投资预计低于征求意见稿的比例上限,提升1个百分点,股票配置对应约301亿元增量资金。”徐康称。
徐康表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以社保基金重仓流通股口径计算,持股市值合计达到4599亿元,占2023年末的总资产比例约为15.3%。当前基本养老金若提升1个百分点股票配置对应约186亿元增量资金(投资运营口径,若总口径对应约782亿元,入市堵点还在于提升委托投资规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方面,徐康指出,截至2023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82万亿元,其中基金投资运营规模1.86万亿元。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合计不得超过资产净值的30%。
徐康进一步指出,截至2024年三季度,基本养老金重仓持股市值合计约330亿元,占2023年末基金投资规模不足2%。同时,近6万亿元养老金规模结存在地方,并以投资银行存款和国债为主,限制了养老金长钱优势的发挥。
“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能够提升养老金管理效率,从投资端增厚养老金。”徐康说。
三、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
解读:徐康表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到3.52万亿元。截至2023年末,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56万亿元。
“从组合配置角度来看,截至2024年三季度,企业年金共有1214个固收类组合,4022个含权益类组合,资产金额占比分别为13.2%、86.8%。”徐康说。
徐康指出,虽然含权组合占比远超固收类组合,但具体权益配置或整体仍保持相对稳健安全的风格。《方案》提及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或有望促进年金入市节奏。
四、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牢固树立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落地,依法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
解读:许旖珊指出,整体来看,《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基金稳健发展。
“一是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进一步引导公募基金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二是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三是推动私募基金运作规则落地,进一步拓展私募基金的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许旖珊称。
邓利军表示,《方案》从优化发行、加强监管等多个方面优化权益基金市场环境,此外对于私募基金也需丰富产品类型、优化投资策略,基金产品作为股市资金的核心来源可能迈上新的发展阶段。
五、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
解读:许旖珊表示,优化市场生态方面,《方案》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同等政策待遇。一方面,是允许公募、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参与定增,并在新股申购、定增、举牌标准等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另一方面,是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分红,扩大互换便利规模。”许旖珊指出。
市场生态方面,邓利军表示,自去年年末以来,全A成交额逐步缩量,市场情绪在海外风险扰动、国内政策步入空窗期后有所回落。
“《方案》的落地短期内无疑缓解了市场的悲观情绪,本轮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力度和实施速度均较强,后续风险偏好有望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而得以修复。”邓利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