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螺旋桨的声响,一架载着5公斤中药材的无人机,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街道腾空而起,迅速升至150米高度,沿着既定航线向贵州顺丰修文澳林商贸城营业店飞去,并按时精准降落。
1月15日,贵州顺丰无人机医药场景配送首飞仪式在修文县举行,这也是贵州首条“低空+物流”无人机药物配送应用场景航线。
无人机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从物流运输到载人出行,从旅游观光到农业生产,从医疗救护到工业巡检……无人机正在“千米低空”绘就“万亿蓝图”。
多个专家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表示,受政策引导、技术演进、资本助推、市场驱动等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低空经济将从概念阶段向执行阶段推进,产业融资热度有望超越2024年。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新引擎,低空经济未来的市场空间将达数万亿级别。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预计,2025年及未来几年,低空涵盖的场景应用和相关联的商业消费服务,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注焦点,也会成为低空经济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在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舱内的屏幕上,有一个充满互动仪式感的界面:乘客根据预设好的航线进行选择,只需要手指点击屏幕上出发地和目的地,再按下指令键,就可以实现原地垂直起飞。据工作人员介绍,飞行期间,屏幕上会显示飞行的状态、轨迹地图和相关参数,甚至还能实现与地面“天地通话”等智能化功能……
从古时“车马两相间,上下数百里”到如今“天堑变通途”。八达岭长城上,一条无人机航线与古城墙交相辉映,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美团无人机自山脚出发,只要短短数分钟,便可跃至八达岭南线之巅,将奶茶交到游客的手里,回程还能把产生的垃圾带走……
近年来,以无人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代表的新型低空飞行器正加速融入各行各业,成为农业效率提升、制造业升级、服务模式革新等领域的重要力量。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低空经济政策与产业生态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我国消费级无人机行业企业已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大疆常年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的七成到八成。
“无人机产业已经非常成熟,竞争也非常激烈。我国无人机占全球70%市场份额,但主要是消费级产品。”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分析,无人机产业一方面迎来了高速发展机遇期,另一方面也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中型、功能型是无人机发展新的方向。
作为未来空中交通产业的细分领域,eVTOL是最热门的赛道,吸引了包括一批初创型科技企业、传统汽车和飞机厂商参与,探索更多场景下的应用落地。“eVTOL在运营场景上是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很广泛。”倍飞智航执行总裁金刚称。
华兴资本最新发布的《eVTOL专题报告》显示,eVTOL的潜在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旅游观光、应急救援、定点接驳、空中公交、私人出行、载物货运等六大类,有望替代通航的多数场景和汽车出行的部分场景。
海通证券科技金融与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林认为,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物流作为一个成熟的赛道,空域的逐渐放开和eVTOL的发展有望为物流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谈及具体应用场景,金刚表示,相较于传统的燃油直升机,eVTOL在城际交通与文旅观光体验上有很大的优势,在能源动力、各地的基础建设、设备成本采购以及人员成本上也都有很大的优势,在城际交通运输、医疗救护、消防应急、山林巡视、警务安防等的场景应用上都是非常理想的运行载具。
杨林建议,在应用层面,地方政府和企业需要紧密合作,推动低空典型应用场景的落地,引领低空经济的发展。
关于何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罗军认为,“低空经济至少还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一是空中交通指挥网络和地面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缺乏;二是大型无人机、eVTOL还没拿到适航认证。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徐锟预计,到2026至2027年,在eVTOL公司拿到合格证之后,真正适合普通大众的成熟型eVTOL能够实现大规模商用。
配套技术取得突破
新能源汽车、电池、航空及无人机等产业的日渐成熟给了低空经济发展一个较高的起点。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中国飞行汽车/eVTOL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eVTOL相关技术无疑正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外溢,在低空经济产业链更加成熟后,约80%的产业链分布更接近新能源汽车产业。
氢源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FO李政表示,2024年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空经济元年,在产业技术层面,在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基础技术飞速发展的促进下,无人机相关的复杂飞控技术、抗干扰技术、固态电池技术、氢动力技术、新型航材技术等均取得有益突破。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航空器搭载的零部件在适航性、安全性、稳定性上高于汽车,但汽车产业基础和相关技术储备可帮助eVTOL实现早期的技术验证,并缩短技术验证到实际应用之间的周期。同时还可借助新能源汽车成熟的产业链进行开发,降低初期成本,实现快速迭代。
在技术构型方面,自2021年以来,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逐渐成为主流技术构型。同时,其他技术路径比如多旋翼和涵道技术,也有一些公司陆续获得融资,为行业带来差异化的竞争格局。
徐锟表示,多旋翼的特点是技术更容易实现,飞行灵活,适航取证较快,但受限于航程和航速,主要应用于短途场景,例如低空旅游观光,复合翼融合了固定翼和旋翼构型,机械结构相对简单,运行安全性高,适航审定有优势,速度和航程足够满足城内/城际交通需求。
金刚介绍,目前倾转翼技术在航程、航速等产品性能上具有一定优势,可以覆盖城内/城际各类应用场景。
作为交通工具,安全性永远是eVTOL的第一要素。金刚称,大家更多的关注是在研发技术安全验证上,只有把安全技术验证做得更好才能在适航取证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终能够平衡安全性、技术性、商业性及政策性的技术方案会占领市场。”徐锟表示。
产业政策不断完善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
2025年1月,低空经济发展司负责同志组织有关部委进行座谈,重点就加强低空安全监管、依法依规开展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杨林认为:“低空经济发展司的成立对于推动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预计今年,空域管理、航空装备等相关的政策制度有望进一步细化。”
“目前,空域管理面临空域资源紧张、安全监管压力大、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困难,以及基础设施和技术不足等挑战。”中国保信集团总裁、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姚义纯表示。
“空域管理是国家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低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科学规划和管理空域,才能保障安全、高效飞行。”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鲍科广表示。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不久前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试点文件对航线和区域都有相关规划,其中600米以下的空域将授权部分地方政府。
随着空域管理政策的完善,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加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
“202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行业中包括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这意味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节奏今年有望加速。”杨林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通过加强顶层谋划、加强多场景应用牵引等,推动低空产业发展。
资本掘金“万亿市场”
近日,重载无人机头部企业航景创新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基金、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海南和城航天产业基金、和城新航山东低空基金、首发展接力基金联合投资,元航资本作为原有股东持续追加投资。
航景创新创始人王伟表示:“本轮融资将为公司注入强大动能,使我们能够在技术深度、产业广度和全球布局上全面提速。”
航景创新的融资进展是产业链热度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低空经济产业融资如火如荼。
来觅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低空经济赛道融资事件有56起,较上年同期增加9起。从细分赛道来看,作为低空经济核心载体的eVTOL最受资本青睐,融资事件共20起,占比为36.8%;合计融资金额为30.8亿元,占比为79%。同样作为产业热点的无人机赛道也广受关注。其中,非工业无人机融资事件13起,融资金额合计1亿元。工业无人机、无人机系统等细分领域也涌现出一些融资事件。
总体上看,当前低空经济赛道融资呈现出投早投小、投资轮次前移、融资周期拉长等特征。这种融资节奏符合低空经济所处的产业周期。
李政表示,低空经济是典型的“热门赛道”,但是也有隐忧。比如,有些无人机企业以融资为目的盲目设立和投产,本身却没有核心技术或成熟客户支撑,面临长期发展困境;有些地方在没有足够专业判断能力的情况下大量投资低空经济项目,容易引发风险。随着资本市场对低空经济的理解逐渐专业、深刻、回归理性,低空经济一级市场投资将会向行业头部、颈部优势项目集中。
罗军表示,2025年,低空经济的融资热度有望超越2024年,整体趋势和主线更加明晰。低空经济发展将更加具象化,许多项目将从概念阶段向实质执行阶段推进。尤其是无人机、eVTOL以及空地一体化等关键领域,随着项目的实质性推进,投资者将更直观地识别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