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自腊八节开始全国各地过年的气氛更加浓郁。1月12日,北京昌平沙河大集挤满了赶集的人。人们携家带口,在集市中采购年货,品尝美食,感受烟火气。
“每年春节前,我都会来这里赶集,既能买年货,又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北京市民周女士带着女儿一块赶集,她说,集市上产品新鲜、便宜,还能提前感受新年的氛围。
赶大集、品年味,地上铺满“福”字,摊前挤满人,春节“氛围组”上线,灯笼和对联让年货市场“红红火火”。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新春各地的文旅活动、消费季、年货节热闹开场,带动节前消费兴旺。
近日,商务部等部门共同举办的“2025网上年货节”在全国启动,各地、各电商平台围绕春节期间餐饮购物、文娱旅游等消费热点,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外联动,举办各具特色的配套活动。
围绕品质“焕新”,福建、河南等地推出“全闽乐购”“豫货通天下”等专场活动;围绕非遗元素,陕西、厦门等地推出“非遗民俗展演”“幸福嘉莲 儿时年味”等特色活动;围绕全球好物,北京、青岛等地开展“跨境优品”“上合云品 好品山东”等活动。
“以‘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为引领,各地各平台紧抓春节消费黄金期、掀起网络促消费活动热潮,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说,“这种线上线下相融合模式,在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也将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升级。”
“新型年货正获得年轻人热捧。”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副研究员李峄认为,“春节消费是拉动全年消费增长的重要节日,属于高品质消费类别,能够更多地释放消费,是基于文化、基于服务,基于旅游的全链条传承。”
台前,花鸟书画、非遗民俗、戏曲演出等“文化大餐”,在浓浓烟火气中有序呈现;台后,云端推介、电商直播等新销售形式屡见不鲜,传统的年俗节庆形式迭代升级。在山东各地的农村大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交织碰撞,民俗风情与时尚潮流共融共生。
农村大集购销两旺,城市商圈同样热力涌动。临近春节消费旺季,各地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以实际行动促进消费回暖。湖北新春消费季活动将发放消费券1亿元,优惠幅度达7.5折;宁波宣布1月至3月将发放总额度约2亿元的跨年迎新春消费券,涵盖汽车购新消费券、二手汽车交易消费券、餐饮消费券以及商超消费券等;河南将于今年一季度围绕零售、餐饮、文旅、住宿等重点领域再发放2亿元新春消费券;福建拼抢经济“开门红”,安排3000万元对个人消费者购买乘用车新车予以分档补贴……消费券“诚意满满”,使用场景更加丰富多元。
“发放消费券既能有效提振消费者信心,又能促进消费增长和相关产业发展,优化消费结构。”朱克力表示,要用好消费券这一政策工具,各地各部门还需从多个方面发力,精准定位发放领域和额度,加强监管和效果评估。同时,结合特色产业创新使用场景,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视线从商圈转向景区。新年伊始,上海入境游迎来“开门红”,大批来自韩国等地的游客“扎堆”来上海,海外社媒平台上,在外滩等标志性地标建筑打卡,制作旅游Vlog视频正在年轻人间传播。
携程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消费者出游意愿空前高涨,国内游、出入境游全面开花,均呈现增势。国人享受在海外喜迎春节,外国人扎堆来过中国年,出入境游预定订单同比翻倍。春节期间,韩国入境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452%。
上海社科院文旅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于秋阳表示:“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要围绕入境旅游打造一系列精品,探索并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措施,结合入境游客检索和查询的偏好进行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推广,用自身的魅力和风情吸引他们,以优质的服务留住他们。”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