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佛教史上,鸠摩罗什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佛经翻译家,他的译作对后世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关于这位高僧的个人生活,尤其是他是否有后代的问题,历史上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和讨论。
一、鸠摩罗什的生平背景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是东晋时期后秦的高僧。他出生于西域地区的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原籍天竺。鸠摩罗什自幼聪慧过人,博闻强记,精通梵文和汉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佛教妙义。
二、鸠摩罗什的婚姻状况
关于鸠摩罗什的婚姻状况,历史上存在着明确的记载。据《晋书·鸠摩罗什传》和《高僧传》等史料记载,鸠摩罗什至少有过两位妻子,并因此“破戒”。
鸠摩罗什的第一位妻子是龟兹王的女儿,名叫阿谒耶未帝。这段婚姻并非出于罗什的本意,而是当时龟兹皇帝为了拉拢鸠摩罗什,强行将他灌醉后与女儿关在一起,导致他破了色戒。
鸠摩罗什的第二位妻子在历史上的记载不详,有传言称可能是皇宫中的一名宫女。当时后秦君主姚兴请鸠摩罗什来译经,罗什声称看到有两小人在他肩上,需要妇人。于是姚兴便赐予他一名宫女,这位宫女后来为鸠摩罗什生了两个儿子。
三、鸠摩罗什的后代问题
根据《晋书·鸠摩罗什传》等史料的记载,鸠摩罗什确实有过后代,至少有两个儿子。这些儿子是在他与第二位妻子宫女所生的。尽管鸠摩罗什作为一位高僧,其婚姻和后代问题在佛教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和讨论,但他的译经事业和对佛教发展的贡献却是不容忽视的。
四、鸠摩罗什的译经成就
鸠摩罗什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主要得益于他卓越的译经成就。他在后秦姚兴的支持下,主持了庞大的译经工作,翻译了大量佛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声望。他所翻译的佛经包括《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这些译作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上乘,深受众人的喜爱和推崇。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