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做到功成身退的人物

pepsi 历史 56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为了理想和抱负奋斗终身,有的名垂青史,有的则黯然退场。然而,能够在功成名就之后,明智地选择退隐,避免权力斗争的漩涡,这样的智者并不多见。以下几位,便是历史上真正做到功成身退的代表人物。

一、范蠡:智者的急流勇退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辅佐越王勾践振兴越国,最终灭吴雪耻,成就霸业。立下赫赫战功后,范蠡没有选择继续深耕朝堂,而是激流勇退,退出朝堂,选择经商。他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始终淡泊名利。范蠡的急流勇退,不仅保全了自身,也赢得了后世的敬仰。

二、张良:从三流刺客到千古谋圣的华丽转身

历史上真正做到功成身退的人物-第1张图片-芙蓉之城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立汉朝。刘邦曾赞誉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天下初定后,张良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不恋权位。晚年更是云游四海,成为千古谋圣中的智者。

三、李靖:唐朝开国名将的淡泊名利

李靖,唐朝开国名将,家世显赫,自幼受家庭熏陶,既研习经史,又精于骑射,才智过人。他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平定了关中之地,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李靖深明功高震主之危,每次出征后都主动请辞,不争权夺利。他治军严苛,却屡遭奸党诬陷谋反,对此从不辩解,默默承受,反而赢得了李世民更深的信任。李靖以79岁高龄辞世,被李世民盛赞为“古今名将”。

四、郭子仪:从边陲小校到开国功臣的退隐田园

郭子仪,唐朝名将,安史之乱时临危受命,收复长安与洛阳,为平定安史之乱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后,郭子仪并未满足于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退隐田园,过上了质朴的乡绅生活。当吐蕃来犯时,朝廷再次启用郭子仪,胜利归来后,他再次提出退休。郭子仪淡泊名利,对权力没有贪恋,这让皇帝对他极为信任。他以85岁高龄辞世,一生多灾多难,但始终秉持正义,坦荡无私。

五、韩世忠:南宋抗金名将的明智选择

韩世忠,南宋抗金名将,出身农家,自幼对武艺有着浓厚兴趣。他在北宋末年内乱期间,跟随大将刘延庆,平定叛乱,展现出英勇无比的战斗力。靖康之变后,韩世忠率兵拥护赵构即位,建立了南宋王朝。在与金国的战斗中,他带领军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成为南宋的顶级功臣。然而,与主张和平的秦桧产生冲突后,韩世忠意识到自己被猜忌的可能性增加,于是决定主动辞去官职,闭门谢客,骑着小驴在西湖边钓鱼、品茶,不再过问朝政。晚年的韩世忠以“清凉居士”自称,安详离世。

这些历史人物,都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了明智的退隐之路。他们或急流勇退,或淡泊名利,或退隐田园,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功成身退”的智慧。他们的故事,不仅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权力的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智的选择是多么重要。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