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2025年徐徐展开,2024完整年度的基金经理变更数据浮出水面。
2024年全年,基金经理离任人数高达359名,为公募基金业26年以来“历史之最”。从更广维度看,基金经理人数即将突破四千人大关,但平均从业年限只有4.77年,从业经验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占比不足10%。基金业虽有富国基金朱少醒、诺安基金杨谷、中欧基金曹名长等多位从业年限超过18年的“长青树”,但占比不足1%。
基金分析人士表示,A股一轮牛熊行情的时间基本是7年到8年,成熟的基金经理起码要经历过几个牛熊转换的历练。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基金经理的历练仍需持续提升。基金业发展已有26年,但能坚持下来的基金经理并不多,这不仅仅是基金经理自身原因,更重要的是基金公司激励机制等也需要持续提升。
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创历史新高
从券商中国记者统计的2012年至2024年的数据来看,行情波动大的年份离任基金经理人数往往会有所增加。比如,2015年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为296位,显著高于2014年的213名和2016年的154名。2015年之后,随着资本市场持续扩容和基金经理整体人数增加,基金经理离任人数也逐年“水涨船高”。
具体看,在2019年之后,基金经理每年的变更人数均不低于200人,从2021年起突破300名。其中,在A股出现极致单边上涨行情的2024年,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31日,2024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数为359名,为历史之最;2019年至2023年历年的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分别为225名、252名、314名、321名、312名。
从券商中国记者跟踪来看, 2024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中,出现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比如,2024年7月,中庚基金发布公告,丘栋荣因个人原因自2024年7月19日起卸任中庚价值领航等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同时不再担任中庚基金副总经理等职务。
2024年6月底7月初时,中加基金公告,闫沛贤“因个人原因”卸任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加上此前已卸任的其他产品,闫沛贤名下已无在管基金。当时,券商中国记者从相关业内人士处获悉并确认,闫沛贤即将从中加基金离职。2024年2月,景顺长城科技创新、景顺长城景气进取、景顺长城远见成长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基金经理李进因个人原因辞职,并在中基协办理了注销手续。
华南地区一位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基金经理离任一般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就2024年而言,市场波动较大,不排除部分偏股型基金经理由于业绩压力而被动离职。此外,部分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可能不适应当下市场风格,基金公司也可能会通过更换基金经理来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基金经理为何坚持不下来?
在现行基金公司的运行模式下,基金经理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生产力”。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既是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资本市场对基金公司“定价”的主要维度。
2021年以来,在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低迷和“去明星”背景下,叠加2024年基金业费率和薪酬改革,基金经理群体开始了新一轮调整。从2024年全年的情况来看,基金经理群体的数量在持续增加,但团队稳定性未见明显提升。这主要有两方面突出体现:
一是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偏短。截至12月31日,全市场基金经理人数达到了3945名,即将突破四千人大关,但平均从业年限只有4.77年。具体看,基金经理从业年限的中位为3.82。也就是说,全市场有过半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及平均水平。同时,有2948名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不足7年,占比接近75%。从业经验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365名,占比不足10%。其中有42名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超过15年,占比不足2%;富国基金朱少醒、诺安基金杨谷、中欧基金曹名长等13多位从业年限超过18年的“长青树”,但占比更是不足1%。
“在A股,一轮牛熊行情的时间基本是7年到8年。成熟的基金经理起码要经历过几个牛熊转换。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基金经理的历练经验仍需持续提升。基金业发展已有26年,但能坚持下来的基金经理并不多。这不仅仅是基金经理自身原因,更重要的是基金公司激励机制等问题。”北京一位公募投研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
二是基金经理群体人数虽整体提升,但从2021年起,新聘的基金经理人数逐渐下降。从历年数据来看,年度新聘基金经理的人数在2021年达到高峰,这一年新聘人数为761人,此后逐年下降,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708人、696人、626人。
人才培养机制仍需进一步提升
针对上述现象,基金人士认为,当前情况下,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仍需进一步提升。
“考核机制与薪酬体制改善是关键所在。”一家基金公司的品牌总监对券商中国记者称,公募基金业绩是相对排名,规模效应又决定薪酬收入。未来,基金经理的考核应该更为多元化,且需进一步提升中长期的考核比例。如果这些没法做到,“客户利益至上”可能只是一句口号。因为,如果不追求产品绝对收益,跑赢同类或平均跑赢市场才是所有投资行为的准绳。同时,市场高位发行产品的诱惑会加大基金公司的“机会主义”,在这个大准则下基金公司给到基金经理的考核周期,依然是偏短的。
实际上,在上述数据背后,2024年以来市场还出现了对基金经理群体的“质疑”声音。比如,个别管理规模上“百亿”的知名基金经理,长期在基金定期报告中输出“百字作文”敷衍了事。同时,个别大规模基金的持仓,持续依赖医药、白酒等大市值个股,重仓股“大而不动”。北京一位公募从业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基金经理群体从业现状,实际上是基金公司利益链条上下游“共同作用”的结果:股东要求基金公司能短期投资获利,公司高管倾向于重视短期业绩排名,基金经理则要“单车变摩托”。
该公募人士进一步称,基金经理岗位对人的要求不仅是知识、学历和高校背景,要做到“长青”,品与质缺一不可——浮躁、心性不定、跟风、趋利都与价值投资相悖。行业产品只数越多,平均单只规模越小,基金经理人数越多,门槛越低,结果必然是品质下降。
此外,沪上一家公募内部人士还提到,在2024年基金业降费后,基金公司已在开始认真思考业务的投入产出比,改变销售驱动的商业模式,寻求高质量规模,最后达成“基业长青”。在此背景下,未来急功近利的基金经理会有效压降,市场会慢慢把偏好向能够创造稳健收益的基金经理转移,这也需要基金公司理念上的转变。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