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秋,刚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贾樟柯发现,因为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身边很多老师都赶去上海参加,回来之后大家都在讨论当时韩国电影的潮流。“上海电影节的意义就是一扇窗、一座桥。”贾樟柯说。
“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于年轻创作者而言是什么?它会告诉你电影的创作目标和标准,以及一定要持之以恒。”回忆与电影节的相遇,凭借《烈日灼心》赢得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奖的曹保平说。
20届,初心不改。6月26日,为期十天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幕。从1993年创办以来,这个年轻的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文化品牌。
电影节的“朋友圈”在扩大
一组数据显示,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时,有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影片报名参展参赛;到今年第20届时,有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528部影片参加征集。从放映场次看,本届电影节展映了近500部中外作品,吸引逾42万人次观影。“电影节的‘朋友圈’在进一步扩大。”这令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于秀芬感到欣喜,在她看来,20届来,电影节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相伴相随,用创新驱动办节机制不断完善,赢得中外电影人和电影机构的信任。
1992年,浦东开发开放不到两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申请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于1993年10月举办了第一届,次年就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定,成为当时9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第5届起,电影节由原先的两年一届,调整为每年6月举办。从第15届起,力推中国经典电影拷贝修复。从第17届起,电影节调整为政府牵头主办,进一步明确办节使命和方向。从第18届起对接中国电影发展产业趋势,创办互联网电影系列,成龙动作电影周等项目。第20届起,办节时间延长一天,让市民更多分享获奖片的精彩。
电影节的坚守不改
坚持电影文化传承,是电影节的使命所在。自2014年启动4K修复以来,上海国际电影节促使一批中国优秀老电影焕发生命力。今年电影节还迎来了中国传统艺术——戏曲,首设“中华戏曲电影”单元。
珍视过去,也面向未来。从第7届设立亚洲新人奖评选,到第10届创设电影项目创投、第18届开设新人直通车,上海国际电影节始终不忘发掘电影新力量。今年是“电影项目创投”第11年,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个项目申报,突破了历年申报纪录。新增设的“创投训练营”,进一步加大了培育孵化新人新作的力度。
在今年的多场金爵电影论坛上,与会嘉宾都达成了共识,中国电影市场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资本大量涌入造成的影片数量激增,到如今从“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变,中国电影呼唤“工匠精神”,中国电影人的“精品意识”正在觉醒。
电影节造就电影热土
在上海,电影节不仅是全民共享的光影期待,更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近三年来,上海电影产业在政策效应推动下成果显著。2016年,上海的电影院数量和票房排名位全国城市第一。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在思考未来“十三五”乃至到2040年,把电影作为龙头支柱的发展方向。政策效应推动了电影创作,上海出品的电影不仅数量增长,在创作的多品种、多类型、多样化方面也取得突破。《功夫瑜伽》和《乘风破浪》创造了上海同档期两部电影票房均过10亿元的纪录。
依托百姓、服务大众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一贯的办节理念,也正是市民爱上了电影,才使得电影节牢牢地立足于这座城市的土壤上,扎实前行。一个节融入一座城,不断优化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我们相信,有了电影节的上海,更迷人,也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标签: 娱乐新闻